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西路军·河西浴血(铁血独家全本) > “二马”堵截(3)

“二马”堵截(3)

此时,在外面求见的是既抽到了“丁签”又派上了“马签”的几个富户。他们相约而来,交免丁费和买马钱,是马步青前几日答应要见他们一面的。但是,此刻马步青又改变了主意。眼前,他需要的是兵而不是钱,尽管那几户人家不过几个兵,可是对他来说,现在多一个兵似乎就多了一根救命稻草。

马步青“呼”地从太师椅上弹了起来:“一块铜板也不收!叫他们回去,天黑以前将兵丁、好马如数送到师部,延迟者统统砍头!”

副官愕然:“师长,他们都是变卖了家产的呀!”

“这我不管!”马步青昂着头,又重重地坐回了太师椅。

午夜。裹在浓重的黑色幕帷之中的武威城,突然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惊醒。马蹄扣打着石块,飞溅火花,发出清脆的响声,在夜的静寂里显得格外阴森可怖。战马三五成群通过城中的陋巷小街,向坐落在东关的蝴蝶楼狂奔而去。

马步青正舒舒服服躺在一位姨太太的被窝里做着美梦。一阵急促的“报告”和敲门声惊醒了他。平时,不是特别紧急的事情,没有人敢半夜惊动他。

“师长!红军在虎豹口强渡!”副官双腿立正面对着他,“河防前线韩起禄旅的急电。”

马步青满脸恼怒和恐慌,半卧着接过电报:“中和堡失陷,红军全部渡河,韩、马两旅全部冲散,失去联系。”这个消息来得这么突然又这么糟糕,犹如当头一棒,打得他晕头转向。马步青眯着眼睛,从牙缝里挤出一些只有他自己才懂的话语。他乜斜睡眼,极力作出一副临危不乱、指挥若定的神态。

就在10月23日,骑五师骑兵第二旅旅长韩起禄曾由河防前线致电马步青:“防务严密,万无一失,黄河天险,绝难飞渡,一切有我负责,师长可高枕无忧。”

马步青一边慌慌张张地扣着军衣纽扣,一边急匆匆地从二楼走下来,皮靴踏着木制楼板橐橐直响。几个穿红着绿的姨太太看见马步青天不亮从楼上下来,个个瞠目不解,急忙从摊着麻将的方桌边立起向他围过来。她们一看马步青那沮丧的脸色,吓得敛起媚态,屏声静气地站住了。

马步青刚刚跨出楼门,身上不由打了个哆嗦。一位姨太太急忙抓起狐皮大氅走到他跟前。马步青伸出胳膊把大氅穿上。

外面天已亮起来,马步青心绪却更加黯淡。汽车穿过穷街陋巷,经过凹凸不平的道路,驶出东门,又拐向正西,向骑五师师部满城驶去。满城修筑于1837年,城高数丈,是清朝旗兵驻防的营房。因满城修筑时间大大晚于武威城,因此当地群众把武威城叫旧城或老城,把满城叫新城。

马步青下车走进司令部,里面的军官如热锅蚂蚁混乱一团。无线电台及几个破旧电话机,正不停地呼叫着前线指挥官。马步青进来,顿时鸦雀无声。参谋把一份份电报和报告递到马步青手中。马步青看也没看就甩到桌子上,他脸色阴沉,背着手,绕着放在大厅**的长条会议桌,不安地走来走去,簇新锃亮的马靴踏着地板,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他以低沉而粗野的声音发出命令:“给老子接马廷祥。”

马廷祥是骑五师参谋长,前不久被马步青任命为前线作战指挥官,由他坐镇设在大芦塘(当年的景泰县城,今景泰县芦阳镇)的前线指挥部,协调四方,指挥部队,意图以逸待劳,迎击渡河的红军。此刻,马廷祥正在往回逃奔。他是在北湾获知红军渡河消息的,震惊之余,这个平素以凶狠勇猛而被骑五师内部称为“悍马”的前线指挥官,首先想到的便是“逃”。他的确很幸运,在他逃离北湾的当天,红三十军一部便突破北湾防线,并迅速截击溃逃的河防部队。马廷祥从北湾乘车逃跑,汽车抛锚于途中。这匹“悍马”一怕被红军截击,二怕贻误指挥第二道防线阻击红军的战机,便弃车徒步急奔大芦塘。一路上,心中焦躁,口内干渴,逢水就喝,逢果园就吃,以致途中泻肚拉稀。跑出20多公里后遇到正向北湾增援的骑兵营,当即令其停止前进,拉过骑兵的一匹马,于当日深夜赶往尾泉步兵旅马进昌团,匆匆给韩起禄留下一纸书面命令,便乘专程来接他的汽车,缩回大芦塘指挥部。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