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点一滴地过去,一个月地时间转瞬而过。
在这个月的时间里,朱伯沐把能修建的建筑统统修建。
就连通往山下官道的路都弄了一条五米宽的土路,方便了不少居住在附近山里的少民。
这些少民得了道路的恩惠,多多少少会让人拜访朱伯沐,并且有意打探朱伯沐的口风,问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不过对此朱伯沐都是打哈,说自己从巴蜀南下的,因为巴蜀和湘南的老虎太多,过的不安生,经常有一个村庄的人被老虎吃光,所以才南下滇南。
朱伯沐这句话倒不假,经过了明末的灾荒、以及张献忠、清军等人的肆虐。
哪怕经过了三藩之乱后二十多年的休整,但是整个巴蜀之地的人口也不过四五十万罢了。
这还算好的、没有人口迁移前,例如康熙二十四年,整个巴蜀人口才9万7千多人。
试想一下、偌大的一个巴蜀之地只有不到十万人,那么类似老虎这些动物不猖狂才奇怪。
巴蜀和湖广的虎患直到后世都还被人拿出来当故事说,可见真实情况到底有多惨烈。
所以当少民们一听到朱伯沐形容的虎患后,纷纷胆战心惊,不敢相信上百只老虎围攻县城是一种什么样的场面。
不过在说这些故事的时候,朱伯沐也能从这些少民之中看少不少听到清军二字时的仇恨。
这倒也怪不得他们,原本以为走了一个明王朝日子能更好,谁曾想又来了一个更狠的角色。
如果说明朝的官员顶多就是贪钱,那么清朝的官员不仅贪钱,还要践踏你的尊严,这是少民们无法忍耐的。
所以在清朝的历史上,可以说造反二字贯穿全文,而少民更是可以说三年一反的程度,只不过规模时大时小罢了。
少民的到访,可以说给朱伯沐打了一针强心剂,总的来说、清朝不得人心的记忆还没有消退,自己反清复明还是有些期许的。
不过比起反清复明,朱伯沐得先应付脚下的突发状况才行。
“我是江那里黑苗的头人杨木波,叫你们村的头人出来答话!”
三米高的木墙下,一个骑着滇西矮马的黑苗头人对着城头的两个农民放声。
他的身后还有十个拿着苗刀的黑苗汉子,个头不高,也就一米六多出头的摸样,但是四肢颇为强壮,看得出来是帮子好手。
面对杨木波的放声,站在木墙上的沐勇皱眉的转身望向还在沉思的朱伯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