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明朝大祸害 > 第72节 胜利的秘诀是主动出击

第72节 胜利的秘诀是主动出击

辽东都司分为东西南北中5路,下辖25个卫,每卫5600人。

每个卫下辖5个千户所,每个千户所1120人,每个千户所下辖两个五百户所,每个五百户所下辖5个百户所,百户所编制112人,再设2个总旗,每个总旗再设5个小旗。

不是现代的三三制,而是古代的二五制。

整个辽东都司实际上有127个千户所,总兵力13万多人。

这些兵力的分布,除了依托各个卫所构筑的边城之外,更是依托辽东地形,构筑了东起丹东宽甸虎山南麓鸭绿江边,西到山海关,绵延1960里的边墙防御体系,也就是辽东长城,分为辽河西段长城、辽河套段长城、辽河东段长城。

沿着这道边墙防御体系,所城、关城、城堡总计279座,平均七八里就有一个,在整个设计规划中,试图以此来打造出一个固若金汤的防守体系。

但事实结果众所周知,至少在从辽东、蓟门、宣府、大同这一线对抗蒙古骑兵的效果方面,这套防御体系并没有形成想象中的“盾”,反而像个筛子。

那些历史上记载的胜利尤其是大胜利,集中在洪武和永乐两个朝代,获胜战术也很一致,全都是主动出击!

(四)

广宁府治下一座名为北镇的小城,树立着一座石头牌坊。

石坊为四柱三间五楼式,额上竖刻“世爵”二字,周边雕刻二龙戏珠等图案,下方横额刻有“天朝诰券”、“镇守辽东总兵官太保兼太子太保宁远伯李成梁”。

这座石牌坊就是因为“五次抗击土蛮汗入侵”或者是“驱逐土蛮汗收复广宁”之战功,万历八年御赐敕建的。

这个六年时间里,李家军最高光的时刻,李成梁胜利的经典战术,其实也是主动出击!

万历四年,李成梁当上辽东总兵的第四个年头,总兵李成梁率选锋官军衔枚卧鼓行二百里,潜逼贼寨。次日早闯入贼营,用火器击打。虏自相蹂践,斩级六十一颗,酋首四颗。

这是记录中,李成梁第一次上演主动出击和“捣巢战术”。

万历六年正月,成梁夜出塞二百里,捣破劈山营,获级四百三十,馘其长五人;万历六年十二月,成梁遣诸将分屯要害以遏之,而亲提锐卒,出塞二百余里,直捣圜山。斩首八百四十,及其长九人,获马千二百匹。

连续出击,连续胜利,效果显著!

然而这种战术,却很难在所有战区普及推广,因为这种战术并不是一般人能驾驭的,没有出色的统帅、准确的情报、精锐的骑兵、优良的战马想都不要想,恰好这些李成梁都具备,所以他才能一次又一次捣巢成功。

(五)

大明朝也好,包括此前的汉唐王朝,我们民族记录历史的笔法,总是内敛而含蓄,最为经典的,就是唐太宗三次东征**的“失败”。

攻城略地,杀敌建功,战损比,无论哪个方面,大唐军队都是斩获颇丰,然而唐太宗仍然认为这三次东征,是自己的“耻辱”。

嗯,换个角度理解。

唐太宗也好,隋炀帝杨广也罢,后来的唐高宗和武则天,那时候他们眼里的**,是汉朝六郡!自古以来是中华的领土,是中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高句丽分裂势力必然灭亡,高丽半岛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

安史之乱打断了这个统一的过程,后面的君王也就淡化了这件事情。

好像扯远了呢?彭小文关掉这段资料,继续对照查看大明朝时期的辽东。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