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按照战史记载,4人小组的确这一战之后不久,就在附近发现还有一处炮兵阵地,当时他们几个人都没有手表,所以在回忆报告作战经过的时候,时间上并不是特别精确,根据估计,应该也就是9点钟左右。
迎面的硬风吹着在车顶上操作机枪的庞国新,这一次他穿着棉衣裹着毛毯,比起上一次浑身汗水被硬风吹干,现在那真是暖和多了。
驾驶室里的周武,除了自己的56冲,又多拿了一把斯登冲锋枪,车厢里的黄四军和任富临也都一样,都各自拿了一把斯登冲锋枪和四五个弹匣。
瘾君此时装备的英国斯登冲锋枪,粗糙但是低成本便于生产,单价9到10美元,二战中英国制造了四百万把之多。
除了战后甩卖库存倾销给印度这样的仆从国,英军自己也装备到60年代才基本完成了当时库存的全部消化完成。
至于我军装备的56冲,众所周知那就是AK47。
那所以,这两种武器的优劣势,就不作对比了吧!
要不是考虑到小组孤军作战没办法及时补充56步的弹药,大家都不会选择多带一把斯登冲锋枪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布伦轻机枪还是挺不错的,槽点不多。
车辆行进的间歇,黄四军和任富临并没有完全歇着,他们靠在软乎乎的毛毯上,手上又在给轻机枪的空弹匣装填子弹。
突然黄四军听到一阵打呼噜的声音,抬头一看......好吧,任富临也停下了手里的活抬头看向自己。
俩人循声望去,打呼噜的,居然是眼睛蒙黑布蜷缩在角落里的那个中校军官辛格。
黄四军哭笑不得,嘀咕道:“心得有多大啊。”
“轰!”
“轰!”
炮声越来越近了。
“呼噜!呼噜!”
辛格的呼噜声和炮声交相呼应,倒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二)
“发现烟尘!疑似炮兵阵地!就在10点钟方向两处高地之间!”庞国新拍拍车顶,大声报告道。
汽车沿着公路行进不到5分钟,庞国新就报告说发现了目标的位置。
彭小文停下汽车爬上车顶,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下目标及周边环境。
“距离还是稍微有点远,阵地上情况看不太清楚!”庞国新介绍道。
按照战史的记录,4人小组将缴获物资藏匿到树林后继续向南沿公路追击,9时许,又发现敌人一个炮兵阵地正在向北射击。小组根据第一次袭击炮阵地的经验,分为左右两路突然袭击。遭到打击的敌人匆忙将炮管炸毁之后逃跑。小组占领了第二个印军炮兵阵地,缴获火炮4门。
放下望远镜,左右看了看,彭小文安排道:“周武!带着四军和富临警戒,我和老庞到旁边山坡上去看一眼!”
山坡不高,彭小文和庞国新很快就爬了上去。
稍有遗憾的是,此处的视野仍然不足以完全看清楚炮兵阵地全貌和具体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