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省(决策) 左丞相陈田中
门下省(审议) 右丞相王文远
尚书省(执行) 御史大夫王庆春
吏部尚书 范德印
吏部侍郎 金振忠
户部尚书 付天亮
户部侍郎 陈延寿
礼部尚书 张子强
礼部侍郎 陈世忠
兵部尚书 朱卫登
兵部侍郎 杨义举
刑部尚书 高亚平
刑部侍郎 崔天雷
刑部郎中 司徒军
刑部员外郎 孔令军
工部尚书 李德仁
工部侍郎 何方亮
“呵!……”天子终于一气观止这措辞犀利的奏折,他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道:“朕没想到,三省六部的大官全全在此!难道你们竟没有一个理解与支持朕的这一举措?”
“皇上!”此时的左丞相陈田中郑重其辞地回答道,“臣等忠肝义胆,决无二心。为治国安民,臣等不辞黑夜联名上奏,望请皇上明晓黑白轻重,以正治国。臣在此冒死请圣上收回承命,勿要施行招安之举!”
话说之间,只见左丞相陈田中已双膝跪在天子面前。
面对此情此景,对于这位敢于面君直谏的忠义之臣,虽然他的言语有触怒龙颜之处,可天子程福贵又如何忍心斥之以声?更勿需谈什么“赐之以死!”
于是,程福贵急忙将陈田中搀扶而起,说道:“陈爱卿何必如此?朕知道你们是为国朝着想,你们是一片赤胆忠心,所以才联名上奏此书!其实,丞相所言不是没有道理,而是很有道理,是治国□□的可行之道。不过朕此次之所以要对天下大盗实行招安,就是要打破常规之道,希望能出现令人振奋的奇迹!因为朕非常相信,世界之所以如此奇云变幻,就是因为有无数的奇迹在忽隐忽现!就好比说‘最危险的地方,也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人间美景尽在险峰伟岸之处。’这都可以说是人间奇迹,不能不说是以‘奇险再现了真善美正。’有道是‘反念之间祸换福,’‘以毒攻毒反为用,’招安盗贼来为国朝效力,这确是一个令常人难以接受和信籁的举措;但是,奇迹往往就是出现在这非常之间!不去大胆地革新尝试,又何以得知奇迹所在?又何以得知此举不可呢?”
闻听天子这一席激昂慷慨而又有理有据的措辞,左丞相陈田中纵是有万般“理直气壮”之辞,又何以敢在此与天子据理相驳?更何况,天子所言之辞也并非毫无根据,而且如此“招安贼盗”也确实可以收到难以估料的效果。说不准,那“招安令”上所言的“安培定律”的确可以创造出一个“长治久安、天下太平”的奇迹局面!
“罢!罢!罢!忠言逆耳!还是由天子自行定夺吧!”基于此情此状,陈田中只好喃喃地说道:“皇上的这一举措确实非同凡响。不过无论如何,臣等还是请皇上三思!老臣告退!老臣告退!”
于是,陈田中缓缓退离天子书房。
再说“天皇密使”,他虽然身避别室,但是,天子和左丞相的一言一行他早已聆听得一清二楚。此时,他见陈丞相已主动退离,便急忙走至天子身边,说道:“皇上!看来此次招安阻力甚大,不知皇上如何决定?”
“咳!……”天子叹了口气将奏折递给“天皇密使”,苦笑道:“朕真没想到,三省六部的各大长官全不赞同这一举措。就连兵部尚书朱元帅也参在这联名上书的反对之列!”
“皇上不是曾想派朱元帅和我及耶无害一同去安陵招安吗?他怎么也会首个站出来反对这一举措。不过,这也正合你我君臣之意。”司徒一敏转忧为喜道。
天子像是听出了司徒一敏的弦外之音,随即问道:“二太保的意思是……”
司徒太保笑了笑,解释道:“适才皇上恩准臣与耶无害前去安陵赴会,而不另派朱元帅率军前去督办,以免打草惊蛇,令贼盗闻风而藏!如今朱元帅既然也不赞同这一行动,正好顺其意而令他按兵不动。如若皇上恩准我俩秘密前去,此正所谓‘少一分牵挂,多办一件事’。”
“哈哈哈……”天子闻言,大笑道:“看来二太保的意思,还是坚决支持朕的这一举措!”
“正是!皇上!”司徒一敏继续解释道,“如今招安布告已下,联名上书于后,正所谓‘木已成舟,返原难矣。’如若我们逾期不赴招安大会,失信于民,则更会引起贼心怀疑我们是在搞阴谋;相形之下,我□□更难以取信天下!”
“嗯!……”天子慢慢点头赞许,“二太保言之有理!你的一句话令朕顿开茅塞!如若不是你提起,朕几乎要把这重要的一环节给忘了!不错!招安令下,就如‘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一样难以回收,愚笨之人恐怕也不会这样‘出尔反尔’。正因如此,所以‘招安令不可收’,朕意已决,按原计划行动!”
····························································································
十二月十三日辰时初刻,渭水北岸,安陵。
这个位于渭水、咸阳以北的陵邑,正是汉家王朝第二位皇帝汉惠帝刘盈的陵墓所在之地。自从西汉以来,它便和长、阳、平、茂四陵一并设有陵邑,并迭次迁徙天下豪富,繁荣邑地。那些豪富子弟终日斗鸡走马观花,作奸犯科,分明是些游手好闲、无才无能无德的纨裤子弟,正是被世人所称作的五陵少年及五陵公子。这设有村邑的五大陵园也就自然而然地被称为五陵邑或是五陵原(园),而且这一名词也就随后代表渭水以北的西汉九位皇帝的九座陵墓。“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这正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所写下的诗句,正是对纨裤子弟五陵公子污形秽迹的真实写照!
然而,如今此时此地的安陵,却已作为“招安”黄河南北盗墓之贼的用武之地。在那陵墓前方的一片场地之中,早有如期如数的贼王贼首聚集而来。他们正是观阅了张在各大陵墓之处的《招安布告》之后,方才合议决定在此等待招安专员的到来。
“嗳!我说黄老大!”只见一位腰挎剑的青衣毛胡汉子向一位黄衣中年男子问道,“你说他朝廷真的会派专员来和我们这伙人谈判?”
“哼!”那位黄衣男子面露阴色地说道,“我倒要看看他们想要耍什么花招?!到时,我们一定要见机行事!
····························································································
“回禀丞相”只见刑部第三长官“郎中”司徒军走入白虎堂内向左丞相陈田中禀报道,“耶无害和二太保已经出发!”
“好!”陈田中霍地从“太师椅”上站将而起,命令道:“你们立即率部行动!将他们一网打尽!”
“是!”
····························································································
辰时二刻,咸阳桥上,只见两匹快马在风尘疾驰~~~~~~
那飞马之上竦身而跨的两人,正是奉命前去安陵奔赴招安大会的耶武状元和大内第二太保“天皇密使”司徒一敏!
然而,就在他们二人尚未飞跨过咸阳桥之际,他们已陡然勒马放慢行速!
此时此景,在他俩惊异的弥望之中,只见在前方桥头的正中之处钉然站立着一个人!在缓缓的马蹄声中,他俩看得清晰,那人丝毫未动,仿佛是故意在桥中挡道;远望之中,并看不见他的一丝“尊容”!因为此人恰是面北背南、背对着走马缓行而来的耶无害和司徒一敏。
然而,这拦路挡道者虽然对他俩背向而立,那人的身后却背着一柄“非同寻常”的宝剑直指天宵,活象一条巨大的“惊叹!”号,特别令人触目惊心!
这里暂且不说“天皇密使”司徒一敏,单说三公子耶无害。此时此刻,也只有他的内心最清楚,这前方所站之人是何许人物!虽然那人飘然而立、背向于他,可他早已用他那一双“神目射千里”般的眼睛把一切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只见那人身着青灰色道袍、肩飘白髯,长剑之处还飘扬着一棕银丝般的拂尘!此人非是别人,正是他盼望已久的道家尊师静眉道长!
“啊!……是师傅!”耶无害终于惊喜道。
于此同时,耶无害禁不住飞身下马,似如“离弦之箭”一般地向静眉道长飞奔而去→→→
“师傅!师傅!”耶无害已激动万分地奔到静眉道长身边。
这时,只见静眉道长缓缓地转过身来,用一种长者的目光和口吻说道:“徒儿!我已知道你已入朝为官,而且你现在还要去安陵招安贼盗!所以我别无送你,特来送你一把昆仑山的震山宝剑。”
说着,静眉道长已从背后取下那柄长剑,继续说道:“此乃是一把金刚不败之剑,是曰‘太极宇宙无敌剑’。我将它传交于你,让它重见天日,希望你能用它斩尽人世间一切邪魔歪恶!现在我让你把那柄法深老秃驴赠与你的软剑拿出来!”
于是,耶无害谨遵师傅之言,“噌”地一声,从腰间拽出那柄柔若游蛇的软剑!
此时,只见静眉道长轻蔑地望着徒儿手里紧握的那柄“无法无天至柔至刚神行剑”,冷若冰霜地说道:“我这把太极宇宙无敌剑是曰克柔克刚,削铁如泥,断发如水!那人面兽心的法深秃驴理应遭此横剑!”
话说之间,早见静眉道长已利剑出鞘,“唰!唰!唰!”三剑,便已把那柄所谓的“无法无天至柔至刚神行剑”削为四截!
顿时,耶无害闪动着一双无比惊异的目光看了看手里的这已残缺过半的剑身,又看了看那柄丝毫未伤的“太极宇宙无敌剑”,他简直不敢相信这眼前的一幕——想当初,法深大师将这把“无法无天至柔至刚神行剑”赠与他之时,曾经也是削铁如泥、断石如水、吹毛即断,而且同样也是刚柔相搏毫无损伤。没想到,它今日竟也遇到克星!也许,这正因为是把邪恶之剑的缘故。因为它的原主就是那佛面兽心、阴不可测的法深老佛!他为什么还要认贼作父?为什么还要他的赠送之物?……
想到这,耶无害终于狠狠地将这残留的半截剑身扔在地上!随即昂首说道:“多谢恩师教诲!徒儿永志不忘!”
于是,静眉道长将“太极宇宙无敌剑”返还入鞘,双手递与耶无害。
此时此刻,耶无害双手郑重地托着这柄“太极宇宙无敌剑”,他似乎又再一次地感到似有万斤重担又落到他的肩头。
只听静眉道长又向他谆谆告诫道:“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止。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所以为师我送你这柄昆仑宝剑,又送你这句话!希望你好生为之!”
“是!师傅!”耶无害感激万分,将这柄“太极宇宙无敌剑”紧紧握在双手之间。
“好吧!”静眉道长终于长舒一口气,道:“时候已不早,我要去矣!你也该出发了!不过为师之话,你一定要牢记于心!”
“是!师傅!可你要去哪?……”耶无害急忙向师傅问道。
“天道荡荡,自有我去处。我若见你,自会找你。你若见我,自可向青山绿水风流处!”
话说之间,只见青灰色的静眉道长早已飘然逝北~~~~~~天际之上,唯留下他那空灵而又发人深省的声音。
此时,耶无害凝望着手中这把“非同寻常”的“太极宇宙无敌剑”,又抬头寻望恩师的背影,他的双眼已渐渐在模糊不清!他那久已干涸的眼睛,今日终于涌出一段罕见而又激动的泪水;但是,他却没有令之溢出眼眶,而是闪动在他眼球四周。但这并不是因为他偶得宝物而喜出望外,而是因为恩师对他的深寄高望和谆谆的教导之言。他是决不可以再令恩师失望、再令恩师对他放心不下,他一定要谨遵道师之言,明心见性,用这柄昆仑山震山之宝——“太极宇宙无敌剑”斩尽人世间一切邪魔歪恶!什么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偷盗暗娼、坑蒙拐骗……又如阴险啊!狡诈啊!叛逆啊!仇恨啊!忌恨啊!嫉妒啊!吃醋啊!红眼啊!……再如“冷嘲热讽”,“暗藏杀机”,“居心叵测”,“人心隔肚皮”,“口蜜腹剑”,“明是一盆火,暗中一把刀”,“袖里藏刀”,“笑里藏刀”,“借刀杀人”,“袖手旁观”,“阳奉阴违”、“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等等这些肮脏、乌七八糟的“东西”,势必都要用这把“太极宇宙无敌剑”将它们统统赶尽杀绝!
“耶状元!原来他就是你的师傅!”“天皇密使”已走至耶无害的身旁,用敬佩的目光望着静眉道长渐渐远去的背影赞叹道。
于是,三公子耶无害和司徒一敏就这样并肩站在咸阳桥头,直至静眉道长完全消失在北道天边!
····························································································
皇宫大内大明宫,只见一名带刀青衣官员正急匆匆地向翰林院疾行。……
····························································································
大唐中书舍人、御史大夫贾至所写的一首《早朝大明宫》—— 翰林院,座落在大明宫的西北部,麟德殿西边。在麟德殿之北漕渠北岸,便是大唐著名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画像所在地,也就在三清殿旁边一个不起眼的小楼里。只因黄巢兵乱被毁,至今尚存遗迹未得完全修复。
这是自大唐李家天下以来,皇帝文侍从官聚集的官署。不论是进士、谏官,还是梨园弟子及太子太傅、太子少傅、太子宾客等都可纳入翰林院。但是,自唐玄宗李隆基以来,那些皇宫内的歌舞才艺人员已从翰林院分离出来,而专门聚于梨园门下。著名诗人李白就是曾经友人推荐,被玄宗召入京城、供奉翰林。也许,昔日翰林的大才子李白,就是当时奉称的“翰林第一高手”。然而,如今的翰林深院,当称之为第一的又是谁呢?
····························································································
“黄大人!我有要事相商!”
“噢?!……”一位黄衣官员转过身,打量一下来者,说道:“原来是刑部侍郎崔大人!你不在刑部当差,携刀到此做甚?”
“黄大人!”侍郎崔天雷急忙向黄重阳黄大人说道:“想必你已经知道天子要招安盗贼一事!……”
“这事!我当然知道!”黄大人满口应道,“而且我还知道我夫人的堂弟耶无害和二太保已于今日辰时前去安陵!”
“黄大人!你只知其一!你可知有人要在背后破坏这一计划?”
“噢?……”黄大人闻听此言,暗吃一惊,道:“何人如此大胆?”
“还能有谁?陈丞相已暗派我们刑部前去将所有盗贼一网打尽!”
“原来是他!“黄重阳皱了皱眉头,说道:“听说他还召集三省六部,联名上书,陈述招安利害,就连天子对此也是考虑再三!”
“可现在皇令已下,依然按原计划行事。有人要从中捣乱,你身为太子宾客,又是翰林第一学士,你总不能坐视不管吧?”崔天雷心急万分地说道。
“不错!我以前是太子座上客,可现在是今非昔比!”黄重阳有些为难,思前想后着说道。
“不!”侍郎崔天雷斩钉截铁地说道,“你以前是太子宾客,现在太子贵为天子,你就是天子宾客。更何况你还是小太子的师傅,你前去禀报天子,请皇上火速定夺。否则,招安计划势必全盘落空!”
“好吧!难得你一片热血心肠,我马上就去面君。”
····························································································
“什么?!陈丞相竟敢从中捣乱!”只见天子望着翰林学士黄重阳说道:“此事关系重大,你立即随朕率领御林军前去阻拦!”
····························································································
“大哥!他们来了!”
“噢?……他们只来了两人两骑!”“黄陵大盗”黄军威站在群王盗首之中说道,“看来他们就是耶武状元和二太保司徒一敏!”
“不错!一定是他俩!”“安陵大盗”刘安国在一旁附和道。
“黄老大!”“秦陵飞盗”秦佩弦居心叵测地说道,“有道是兵不厌诈,谁知道他们后面还有没有千军万马?”
“秦兄说得是!”黄军威面露凶光,说道:“看来,我们必须派人前去打探,以防有变!”
“黄大哥!”西魏永陵大盗王冬风自告奋勇地说道,“让我去!我一定摸他们个虚虚实实,回来向各位报告!”
“好!王兄速去速回。”
于是,大盗王冬风催马向南方大道疾驰而去~~~~~~
这时,耶武状元和“天皇密使”已跨马来到群贼面前。司徒太保首先含笑客气道:“让各位老兄久候了。今日我俩奉令来与你们交涉招安事宜,希望我们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司徒太保!”“黄陵大盗”应声说道,“结局是否圆满,那就要看你们有无诚意?”
闻听黄军威的顾虑之辞,端坐马鞍之上的耶无害说高声说道:“圣旨在此,难道这还没有诚意?”
“哈哈哈……”黄军威不禁放声大笑,道:“天高皇帝远,圣旨对我们这帮人只不过是一纸空文而已!”
“阁下请不要出言不逊!”耶无害立即说道,“现在看来,不是我们无诚意,而是你们无诚心谈判!”
“黄陵大盗”闻听此言,不由细细打量一下耶无害,说道:“想必你就是那位先遭官兵追杀,后又应诏入朝的武状元耶无害。”
“不错!愚兄正是!”耶无害不亢不卑地回应道。
“嗯!……好!”黄军威不禁贼眼一转,琢磨着说道,“看来招安有门!可你们朝廷将如何招安我们?”
闻听此问,二太保司徒一敏向耶无害示意道:“耶状元!可以向他宣读圣旨。”
于是,耶无害从怀里掏出圣旨,缓缓取开,望了望眼前这足有三十之众的群贼,开始高声念道:“奉天承喻,皇帝诏曰:国朝有难,匹夫有责。治国□□,理应广揽奇才为国之重用。今对天下大盗予以招安,不记前嫌,各各加官晋爵;希冀你们能够改邪归正、弃恶从良,将闲盗之心用于国计民生。如此,天下能得以安宁而昌盛,弃恶从善者能得以各尽其用、各得其所,何乐而不为?故此,望各地江湖大盗勿须顾虑,早早放弃贼心归顺朝廷,为国朝效力。此正可谓:浪子回头金不换,改邪归正世人赞。 今日特封汉陵十二贼为汉陵十二护卫,唐陵十一贼为唐陵十一守将,黄陵、秦陵及西魏永陵大盗各封为陵墓守护将,由朝廷特派专员耶无害和司徒一敏统一指挥。希望你们各尽所能,尽职尽责,严守岗位,保护国朝财物。对功绩卓著、护卫有功者,予以嘉奖,直至加官晋级。”
念至此处,耶无害稍作停顿,望着蠢蠢欲动的群贼,说道:“现在我先点名,还望你们如实回报。”
于是,耶无害再次端起圣旨,高声念道:“黄陵守护将黄军威!”
“到!“
“秦陵守护将秦佩弦!”
“到——”
“西魏永陵守护将王冬风!”
……无人答应。于是,耶无害再次高喊道:“永陵守护将王冬风!”
……依旧无人反应。
至此,耶无害决定再作最后一次尝试,如还无人呼应,此人便要暂作待定安置。然而,当他的这次呼声传遍安陵尚未止息之时,身后突然马蹄“哒哒”作响,有人高呼道:“报——告(到)——”
众人立眼观瞧,只见一匹乌龙飞骑已窜至当场扬天而立!
你道来者何人?不错,此人正是打探返回的西魏“永陵大盗”王冬风。
“黄大哥!”王冬风急叫道,“不要上他们两人的当,后面有大队人马正向我们杀来!”
“啊?!……”群贼一阵搔动。
“黄陵大盗”立即恼羞成怒,喝道:“好你个耶无害,司徒一敏!你们原来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想诱捕我们,一网打尽?没门!”
“大哥!我们先将他们两个拿了。”“安陵大盗”刘安国边说边抽出利剑。
于此同时,“唐陵十一贼”和其他各贼也蜂涌而动,拔出兵刃,准备一场血战。
耶无害和司徒一敏见此突变,大感意外。本来天子就是仅派他们二人前来赴会,何有大队人马?难道这是天子另有其谋,还是有人从中作埂?谁会这么大胆?……在这“接骨眼”上,马上就可使“招安大会”功到垂成,怎么偏偏在这个关键时刻突发意外?
情况危急。耶无害急中生智,向群贼高呼:“各位好汉!这肯定是场误会。请稍加安定,事情很快就会弄清楚。我可以用身价性命担保。”
然而,群贼哪里肯听?早已向他俩围拢而来。
一场拼杀势必爆发!但是,耶无害依旧从容不迫,再次智从急中生,大义凛然,将纹丝未动的“太极宇宙无敌剑”抛向“黄陵大盗”,高喝道:“请各位好汉相信我耶无害!我向你们缴械甘做人质,如若我们是诱捕,任凭处治!”
耶无害说完,当即向司徒一敏示意道:“司徒太保!你且前去,看到底发生了何事?”
其实,司徒太保也正有此意,只是他看到耶武状元突发这一举动,他怎能不为之担心?
且说黄军威早已接过抛来之剑,不禁得意地狞笑道:“好!先将你扣押着。有劳司徒太保前去察看,如有偏差,耶无害就休想活命!”
闻听此言,“天皇密使”望了一眼群贼核心的耶无害,心下一横,打马直奔南方~~~~~~
····························································································
辰时三刻,安陵南部,旷野之中,尘土飞扬,人马嘶叫!
两帮人马在一前一后向北疾驰。双方的距离正在渐渐拉近~~~~~~
“停止前进——天子有令!命你们刑部立即返回。”一匹飞骑手持令旗已窜至前列人马的左翼。
“吁——”刑部第三长官“郎中”(相当于现在的司局长)司徒军勒马而止,说道,“原来是龙旗都卫李大人!你不在皇宫护驾,为何阻挡我们前去剿匪?”
话说之间,两帮人马已陆续会合。“京师第一枪”一马当先,横枪在前,喝道:“高尚书!请火速撤回你部,以免误了招安大事。”
“原来是慕容教头!”刑部第一长官刑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部长)高亚平勒马说道,“你身为禁军头领,在官署护卫,是你的职责!为何管我们刑部之事?我可是有陈丞相和朱元帅的批文前去剿贼的。”
“高尚书!”慕容山水毫不示弱,“你休要误了军机大事。你且看看你身后有谁来了?”
闻听此话,高亚平及其所部纷纷侧首回望。我的妈呀!他们这一望不要紧,直吓得是目瞪口呆、面如土色!
你道他们望见了什么?实不相瞒,他们身后,正是天子御驾奔驰而来。他们心里知道,为借此招安之机,将天下大盗缉拿归案,所以才奉丞相和元帅之命秘密前去安陵;而且此次行动是他们瞒着皇上作出的决定,冒有“欺君瞒上”之罪。如今天子御驾亲征前来追赶,怎能不令他们惊慌失措?
“高尚书!朕命你们立即返回!”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说时迟,那时快。一阵狂雷奔腾一般的傲笑,淹没了天子之令。莫说所有在场的太保、文武官员、御林军及刑部官兵,就是天子也是被这“晴天霹雳”般的狂笑触动得心神意乱。待他们寻声惊望——只见一位黑衣大侠,似如一道黑色闪电,正在后方的人头马上呼啸而来——刹那间,人嘶马叫,人仰马翻!
“啊!……啊!……”
只见一片血光,第十七太保“圣手震京州”柴世荣、第十八太保“烟云飘渺”单金风已应声落马,血溅黄土!
“快保护皇上!”“京师第一枪”登时挺枪高呼,纵马杀向黑衣刺客……
然而,这名黑衣刺客似有万夫不挡之勇,所向披靡——闪剑一挥,血雨一片。倾然之间,不仅是太保、御林军,就是刑部将官,也是落马一片片,死伤血淋淋!
“快!快!快护送皇上回宫!”只见翰林学士黄重阳在乱马群中向天子身边的护卫高喊道。
“啊!……啊!……”
又是两声惨叫,第四太保“通天闪电刀”庄天雄和第五太保“通地达摩剑”庄地雄哥俩已应声栽落下马!这曾为捍卫皇宫大内立过汗马功劳的“庄氏二雄”,就这样在一瞬之间英勇地为国捐躯。但是,他们的热血,还有更多英魂的热血,将不会就这么白白地流逝!他们撒出的英勇鲜血将更会激励群雄愤愤,各各拔刃共对仇敌!
“呀——”群雄混战之中,只见“天皇密使”也已奋不顾身,展剑杀向黑衣刺客。因为他已认出,这名黑衣刺客就是他寻觅已久的阿里耶库尔。
阔野之中,一骑飞尘如电——
“大哥——大哥——”
安陵道上,西魏永陵大盗王冬风再次勒马群贼之前,高叫道:“是杀手阿里耶库尔来了!”
“啊?!……”在场之众,无不瞠目结舌。尤其是武状元耶无害,更是一阵心急火烧。他终于暴叫道:“救人要紧!我们要一同对付阿里耶库尔。”
“哦!……是!耶大侠说的是!”黄军威威终于如梦初醒,急忙将“太极宇宙无敌剑”递与耶武状元,道:“我们愿随耶大侠共剿契丹杀手!”
“好!随我来!”
话说之间,只见耶无害“呛啷”一声,顿见一道利闪划向天空,他已一马当先,直奔战场——
····························································································
话说天子由太保和御林将士护驾回宫,刚行至咸阳桥头。突然,桥头上纵身飞来一位大和尚,横拐挡住了去路!
“哈哈哈……若过此桥,请拿命来!”
说着,那大和尚已转过身来。
“啊!法深大师!”太保里有几人不禁失声叫了出来。
这时,天子程福贵高叫道:“哪位勇士前去对敌!”
话声刚落,一骑纵出,高喊:“某家前去会他!”
待众人观瞧,前去应战者正是第十六太保“飞天神蛇”冯化难。
眨眼之间,“飞天神蛇”纵马逼近法深老佛,不问三七二十一,便是一阵疾风骤雨般的生死决战!但是,未过二十个回合,他便被法深老佛一杖打落下马,吐血身亡。
“呀——我来也!看枪!”
随着这声长啸,又是一骑风行而至,枪尖雨点而下,便与法深老贼恶战一团。
然而,法深老贼毕竟是武林之尊,再所难敌。同样也是未过二十个回合,他便将前来挑战者一拐打落下马,栽入滚滚渭水之中。可怜这位大内第八太保“双枪将”周鹏飞也是命归黄泉。
几经之下,依次前去应战的第九太保“夺命花枪”宋唐汉、第十太保“飞天神鼠”乌蒙尔班、第十四太保“风火烟云手”雷天鸣全部葬命龙头拐下。
“全都给我上!”只见龙旗都卫李克勇挥刀向前,率领所部,一齐向桥头挡道的法深大师杀将而出。……
天子身边,仅剩下第十五太保“贴身护保、追魂不散”秦天下一人!
咸阳桥头,杀声震天,人马嘶叫。
片刻功夫,羽林军死伤无数,血流成河。……
就在这万急关头,突见咸阳桥上一道银白光带风驰而至。一位银装白髯的道长与法深大师接火大战,一阵飞天入地,眨眼而走。~~~~~~
趁此之机,天子仅在第十五太保“贴身护卫”秦天下、“骠骑将军”董建业、“车骑都卫”刘德华、“左散骑常侍”臧克星、“右散骑常侍”唐宋州的护驾之下夺路而逃。
咸阳桥头,已无杀声,鲜血染红半边天。
阔野一片,尘烟四起,死尸斑斑。一场惊天动地的鏊战,令人触目胆寒。所谓的“唐陵十一贼”,只剩下“昭、乾二王”;“汉陵十二卫”,也仅仅剩“长、安、阳、茂、平”五陵之将。黄陵大盗黄军威、秦陵飞盗秦佩弦和西魏永陵大盗王冬风以及其他“盗墓挖掘贼”全在混战之中命葬黄泉。可怜!可笑!这群群飞贼,刚刚受封,而且似成非成,却大部分英勇而又似乎罪有应得地惨死于阿里耶库尔的乱剑之下。
刑部将士,所剩无几。尚书高亚平、郎中司徒军苟且逃命不见,侍郎崔天雷、员外郎孔令军雨血奋战,身受重伤,被部下救走。
围战阿里耶库尔的勇士,也仅仅是“昭、乾二王”、“五陵护卫”及刑部官兵。
然而,阿里耶库尔似乎感觉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并不恋战,一直向北逃窜……
安陵墓地。
一位勇士尚在艰苦奋战!追击!也许,他的对手最为强大,一个杀人如麻的老魔头!
他的“太极宇宙无敌剑”是非同寻常,但是,它上面还尚未有半点血迹。是他心慈手软了吗?不!也许,阿里耶库尔和“燕山浪魔”刀枪不入;也许,这二人实在太难以对付,以至他的利剑还未能伤及他们的一丝皮肉!
但是,他已是血迹斑斑、伤痕累累……
一场安陵大战,竟然死却9位太保,致使黑色死亡名单上升至108位:17(旋风十七骑)+7(江南七行怪)+1(中原七侠第三号人物南派少林正宗拳师武江洪)+1(中原七侠第六号人物逍遥浪子宫明一游)+1(拼命三环,中原七侠之末)+18(降龙十八罗汉)+13(少林十三棍僧)+8(扬州八虎)+1(仇天亭,死于第67名)+7(洞庭七铜女)+1(江南第一剑楚江南,中原七侠之首)+4(天山四剑)+5(京都五侠)+1(金刀老大)+1(中原七侠第二号人物神掌杨忠凯)+3(天山三剑)+1(中原七侠第四号人物峨嵋飞)+1(十八太保之零零柒,第七太保“袖里藏刀”百里长春)+1(中原七侠第五号人物飞天虎)+3(黄河三剑客:黄金振、黄金河、黄金水)+3(长江三侠:常蓝天、常碧海、常□□)+1(蓝衣喇嘛,死于第99位)+9(十八太保之九位:第十七太保“圣手震京州”柴世荣、第十八太保“烟云飘渺”单金风,第四太保“通天闪电刀”庄天雄和第五太保“通地达摩剑”庄地雄;第十六太保“飞天神蛇”冯化难,第八太保“双枪将”周鹏飞,第九太保“夺命花枪”宋唐汉、第十太保“飞天神鼠”乌蒙尔班、第十四太保“风火烟云手”雷天鸣)+=108名!
至此,暂且不表安陵之战,折回头,咱们再看一看自从“雷劈山洪”至“安陵大战”这一期间的中原风云——
今冬十月,荆南节度使高季昌遣其将倪可福会合楚将秦彦晖攻朗州。武贞节度使雷彦恭遣使乞降于淮南,告急求救。弘农王杨渥,乃武忠王杨行密之子,时任淮南节度使、东南诸道行营都统,兼侍中、弘农郡王,实质已为吴国国王,他遂派将泠业领水军屯驻平江,李饶率步兵、骑兵进驻浏阳去救驾。楚王殷乃派遣岳州刺史许德勋领兵抵抗。泠业进屯朗口,许德勋派善游者五十人,以木枝叶覆盖其首,持长刀浮游而下,夜袭其营,且举火,泠业军中大乱。德勋率大军进击,大破泠业水军,追至鹿角镇,擒获泠业;又攻破浏阳寨,擒获李饶;掠上高、唐年而归。随后,楚王斩淮南将领泠业、李饶于长沙。
十一月,甲申日,夹马指挥使尹(发yin音,not yi一,伊)皓攻晋□□岭寨,拔之。
义昌节度使刘守文闻其弟守光幽禁其父,集合将吏大哭说:“没想到我家出此逆贼!我生不如死,发誓与各位讨伐他!”遂发兵击守光,互有胜负。
天雄节度使邺王罗绍威对其部下说道:“守光窘迫急匆归国,守文孤立无援,沧州可不战而服。”于是派人给守文送去书信,告诉他祸福利害。守文也恐惧梁兵乘虚袭击其后,是月戊子日,遣使请降,以儿子延佑为质。梁帝拍手大悦:“绍威折简,胜兵十万!”遂加封守文为中书令,安抚纳降。
起初,梁帝在藩镇,用法严明,将校有战没者,其所部之兵全斩不剩,这叫做跋队斩。所以士卒失去主将,多逃亡不敢归。梁帝乃下令凡军士都文其面以记军号。军士有的思念乡里逃亡,关津就捉住将他们送归所部,没有不死的,其乡里也不敢容纳逃归者。因此逃亡者皆落草进山为寇,或者为盗,大为州县之患。其中“太行山寨”以及“水泊梁山”便收容许多梁国逃兵,另有部分逃兵聚集为盗,还有加入丐帮者甚众!为了改变这祸患散乱的局面,是月壬寅日,梁帝下诏赦其罪,从今虽文面也可回归乡里。为此,聚山为盗为匪为寇者,削减有十之七八。
淮南右都押牙米志诚等领兵度(渡)过淮水袭击颍州(今安徽阜阳),攻克其外城廓。颖州刺史张实据子城拒守。
晋王李克用命大将李存璋攻河东道晋州,用以分散上党兵力。十二月,壬戌日,梁帝下诏河中、陕州发兵营救。甲子日,梁帝又下诏发骑兵五千救颖州,米志诚等引兵退去。
丁卯日,晋兵侵犯洺州。
淮南兵攻信州,刺史危仔倡求救于吴越国。“天皇密使”继续行动。
后事如何,且待后文分解——“66、碧空万里情,追杀‘卷地风’。”一章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