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少爷抗日记 > 004 家乡之行6·家族通过

004 家乡之行6·家族通过

004 家乡之行6·家族通过

广德到宁国—绩溪—歙县—屯溪有一条战备公路,是国民政府在原来马路的基础上扩展的。前面就是皖南山区,公路一直在大山之间蜿蜒向前延伸。公路上很少有汽车,每天只有几个班次的客车,是那种驾驶室上有一个大炭包的烧炭的车。路上较多的还是马车,在北方叫大车,我们老家叫板车。这是我们那里当家的运输工具。

晚饭前,我们到了宁国县城,是个典型的美丽的山镇,房子大部分是木板房,因为这里木材是最便宜的东西;有一条叫河力溪的大河由南向北从城中间穿过,沿河有两条街道是县城繁华的中心;玉莲的老家就在这里。河力溪下游可以行船,通过宣城县到芜湖进入长江,县城北部有一个码头,是山里的货物运往外界,外面的商品、粮食运往山里的集散地,热闹又繁忙。县城最宏伟的建筑是河力溪上的那座大桥,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桥墩和桥面都是用四尺见方、一丈二长的花岗岩石条搭建而成;看到这些,我不由得感叹:在那个机械缺乏的年代,不知道我们的先人是如何将这些笨重的巨石运来并搭建成大桥的?!

三叔的民团部在县城的南面,跟二弟的中队部在一起;三叔不像爹爹和二叔那样魁梧,显黑瘦;但年轻时是我们老家有名的才子,江湖人称“智多星”,可能是青年时期长期一个人待在宁国县城的缘故,养成了三个不良习惯,一是好酒;二是喜听戏;三是爱逛窑子,也就是现在说的妓院;爷爷很不喜欢他,后来三叔竟续回一个窑姐做二房。明媒正娶哪怕是多娶几房,在男丁不旺的胡家还属于鼓励范畴,但娶窑姐却为大户人家所不齿;爷爷为此气病了数月,很久都不愿意出门,怕见族人,认为娶窑姐败坏了“徽北胡家”的门风;其实,那三婶当时只有十五岁,只跟过三叔,她也算争气,几年后,就为胡家添了一个男丁,就是三弟胡银山;爷爷不让那三婶进胡家大门,每到过年,三叔是最难受的,回来吧,就把那三婶一个人凄凉地撂在外面;不回家,又是对父母不孝;后来三叔索性过年不回大院,在外陪我那三婶,这也看出三叔对爱情的坚贞。三弟因为生母的出身不好,又是庶出,从小就不爱说话,也很少出来跟别人玩,只是跟我们三兄弟在一起时才会显得天真无邪。

见到三叔还是让我很兴奋,在很多方面,我对三叔的有些作为是很理解的,也是很佩服的。比如毅然陪那三婶在外过年,这在当时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我双手奉上四瓶东北老烧锅,“三叔,这是我跟二弟在北平专门给你带的。”

三叔笑得很开心,看得出来,他是多么地钟爱我们这两个侄子,“你们俩的爹爹等会就到了,晚上一起就喝这老烧锅吧!”

“那我们先去二弟的队部看看?”我征求三叔的意见。

“去吧!到时候我安排人来叫你们。”三叔向我们挥挥手。

我们随后就去了二弟的兵营。看到我们来了,执勤的小队长马上吹响了急促的集合哨,嘴里喊着“紧急集合!紧急集合!”

兵营里顿时一阵忙乱,团丁们蜂拥而出,很快就排成九路纵队,各纵队开始报数:一班到齐!二班到齐!。。。。。。九班到齐!

胡银海跑到我们面前敬了个礼,“宁绩民团第一中队副中队长胡银海向各位长官报告:第一中队应到148人,实到148人,请长官训示!”

二弟回了个礼,扫了一眼队伍,威武地说:“解散!”其实,他这时才体现出一个中队长的威严。回头对我说:“哥,怎么样?我的兵不比**军差吧?”

“不错!他们射击水平怎么样?”我关心的是实战能力。

“150米标准靶,5发子弹都在40环以上!枪法差的(团丁)不睡觉也要给我练出来!”银江说起他的兵,马上就眉飞色舞起来。

“你是个带兵的料。”我不是夸他,我最了解他,在他的能力范围内,他会把什么都做得最好。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