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安安找出包裹里之前赶工写出来“学霸秘籍”,这是以纨绔子弟的学渣代表为蓝图,给他们刻画的一套简易方法,就是类似于选择题的万能定义——三短一长选一长一样,放弃大道理、扔掉脚踏实地,带他们走捷径。
她以为这本书一定会大卖特卖,一定会很符合当下的市场。
但是这本书之前不小心被周冠卿看到过。
周冠卿这个偏科学渣,他只有书法拿的出手,所以宋安安叫他偏科学渣,嗤之以鼻。
宋安安不解,周冠卿一句话解释,投机取巧歪门邪道。
世人都喜欢走捷径,也最希望走捷径。
但是真正会受人尊敬的是那些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几十年如一日,有恒心有毅力的人走出来的成功。
而不是钻营小道,那不会的到大多数人的成人,也走不到最后,古代的读书人最是清高骄傲,自持有节,推崇的就是气节。
换句话说,就是抄袭也许可以成功一次登顶,但是绝对不可以拿到台面上来,也绝对不会受到尊敬,只有真正的实力才会被人认可。
这是宋安安进入的误区,她以为只要是能帮助学子的,有益科举的都是可以推崇的,忘记读书人的迂腐和倔强了。
他们不全是为了考试而考试,更在乎名声,爱惜羽毛。
所以这本书她没有拿出来,套用万能公式是一种学习方法,但是不适应这里,不适应古代的学子。
让大壮去买书,她要现在市面上能买到的所有讲八股文的书,今天这本时文正义让她醍醐灌顶。
也许她可以先看看这个时代被读书人承认或者是追捧的课外辅导书!
时文也算是八股文吧,八股文不是一个什么名字,是一个固定格式的文体,类似于议论文、或者书信格式。
古代人守礼,很多东西都有仪式,读书答题也是一样的,只是后面发展越来越脱离本质,内容并不优质格式倒是像那么回事。
有点买椟还珠里椟的意味。
八股文主要有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组成,其实通俗点的理解就是标题、内容、结尾,什么作文的总分总、分总分等结构。
他就是把必须要写这几个部分的结构内容固定下来,每个结构固定要有多少个字等固定得很死。
这里的八股文其实也差不多,只是发展得还算是早期,目前还是有积极的作用的。
都说八股文是中国古代科举的败笔,使读书人思想僵化、使优秀的人才埋没呀等等,但其实宋安安并不怎么觉得,第一要看从什么角度去理解,第二还要看文学风气和引导者,科举制的败笔不在于一个文体,古代的封建难道就是因为把考试的格式固定下来了么?
非也非也,科举在她看来败在偏科,在于单一,全部都去学文科了,没有理科啊,偏科那确实有问题。
唐朝最开始科举还有好多科,什么明经、什么察举、什么武举……到了明清后期才是慢慢逐渐单一,这……全面发展才是最重要的嘛。
好在原书设定的时候不只是时文、还有珠算、还有法经等等,所以这里的科举难度地狱级,甚至出现了会试几千人无一人入选的奇观。
但是一旦入选那就阶级的跨域,甚至掌权的世家大族都要通过这个来完成权利更替,培养家族人才。
宋安安翻阅大壮送来的各种正义、通鉴、甚至批注,废寝忘食,夙夜难眠地看了一夜,看得她眼睛生疼,古代的油墨气味浓郁、纸张黄灰、甚至很多书稿墨迹还不清洗,看得她极其费力,花了大量的时间才粗粗看完了一边。
扔掉书,宋安安忍不住吐槽,都是解读了还讲得如此生涩难懂、匪夷拗口干嘛,难道是想像某名著批注一样对批注再进行批注?
多少有种脱了那啥放那啥的赶脚。
不过!
看了这么多她还真的有了一点头绪,只是效果有待验证,正好她之前盘下来的客栈现在应该装修地差不多了,课外培训班是时候拉出来溜一下了。
或许她应该去验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