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家里没柴烧了,舒玉背着篓子上了后山。
老山村村如其名,整个村子依山而建,舒玉家往后大约走一刻钟的路途就到了山脚。
村里时常有人上山砍柴打猎,上山的路都被踩实了,只是路边的草长得很高,舒玉捡了根木棍,边走边打草,以防有蛇之类的。
深秋的山林已经很冷了,舒玉出门之前特意穿上了家里唯一一件棉袄。没错,是唯一一件,余氏当时告诉她的时候她还有点不敢相信,当得知今年她们三个人需要靠这一件棉袄过冬时,舒玉都震惊了。
这次上山除了捡柴之外,她还想找点能吃的东西,不光是家里没吃的,她做任务也需要。
这件深色的棉袄很大,看起来像是褚越穿的,舒玉穿着感觉四处漏风,她掖了掖衣摆,独自在寒风中前行。
她以前常在一处山坳捡柴,舒玉这次也去的老地方。捡够这几天烧的柴,她站直了身子捶了捶腰。
已经看了一圈了,野菜蘑菇之类的倒是摘了些,至少不担心这两天的伙食。舒玉不死心地扫视着这片林子,目光掠过某处时突然看到一小片红色。
她定睛一看,那似乎是某种果子,凑得近了,舒玉才发现这是一片山楂树。看着眼前红彤彤的果子,舒玉脑子里冒出了冰糖葫芦,山楂糕,山楂罐头……
摘了半筐左右,舒玉就收手了,筐子里满满当当的,剩下半筐是之前摘的菜和她看到的姜蒜辣椒等物。大概是因为长在野外,辣椒结的不多,大小不一,奇形怪状的都有,她看到的都摘了也就一小捆。
背着这一筐食材,手里提着捡的柴,舒玉满载而归。把带回来的东西收拾好,这一天也结束了。
许是原主经常干活,她一大早起来也没有腰酸背痛的感觉,反而睡了一觉精神好了不少。
她今天打算去县里买点东西所以起得早,余氏还在房里睡觉。要把山楂做成好吃的,冰糖是必不可少的调料,家里没有,她只能去县里买点。
从放钱的木盒子里拿了半贯铜钱,舒玉看了看,这个木盒子里装着她们家所有的积蓄,褚越的抚恤金花到现在,盒子里只剩下一贯钱。幸好他的药还剩一个月的量,不然再过不久她们一家老小恐怕得出门乞讨了。
舒玉换了身出门穿的衣服,所谓出门穿的,就是衣服上少几个补丁,还是洗的发白,只是看上去整洁点儿。
走到院门口时,褚衡迈着小短腿跑过来抱住了她,“娘,衡儿,一起!”
她耐心地蹲下,一手揽着孩子的背防止他摔倒,没拒绝。
“乖儿子,既然要跟娘一起出去,就要听话哦。”
褚衡重重地点点头,不让她抱,牵着她的手,笑眯眯的,母子俩一块出了门。
两人蹭了村里一位大伯的牛车,到了目的地,舒玉先跳下车,伸手接过褚衡,“衡儿,咱们要多谢大伯带我们来。”
“多谢,大啵。”褚衡口齿不清地说完,红着小脸埋进了舒玉怀里。
两个大人忍俊不禁,简单道别。
舒玉抱着褚衡去了西街,西街是县里的商业街,每天来来往往的人络绎不绝,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
道路两旁间或有人摆着小摊,或是直接放了个篮子。因为她来得早的缘故,各式各样的早点香气争先恐后地钻进她的鼻腔。
看到褚衡小手揉了揉肚皮,舒玉前后看了看,停在一处包子铺前。
“大娘,包子怎么卖?”
卖包子的大娘头也不抬,“素包子两文,肉包子三文。”
“来两个肉包子。”
包子新鲜出炉,正是热乎的时候,舒玉怕烫到孩子,自己拿着包子递到了褚衡嘴边。
他“嗷呜”咬了一大口,肉香味飘了出来,肉汁浸透了包子的面皮,衬得油亮亮的。
吃过早饭,舒玉带着褚衡逛了一会儿,体验了一番古代逛街的感受,大致摸清了各种店铺的位置。
逛了一圈,舒玉发现县里只有一家糖饼铺子,进铺子的人也不多,大多都穿得比较好,像她这样衣服上有补丁的,只有她一个。
好在店里的伙计不是势利眼,见她进去很热情地迎了上来。
“小娘子请进,不知道您想买点什么?”
舒玉温和地笑了笑,“我想买点白糖。”
“白糖在这边,一斤十六文。”
“这么贵?”舒玉蹙了蹙眉,古代的糖也有点太贵了。
伙计闻言没说什么,好声好气地解释了一番,“咱们家是上好的白糖,您看看这成色。”
“给我装一斤半吧。”舒玉忍着肉痛,没买多少。
在伙计帮她装糖的时间,她在铺子里转了转,摆出来的大部分是蜜饯一类,糕点种类比较少,做工略显粗糙,可能是县城太小,没有好的糕点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