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杨靖鹤和刘康裕正在书房里谈论着最近城里的一番变化。
他们两人身为安州的知州和参将,已经共事了好几年的时间。
因此他们两人心中的所思所想都大致相同。
他们两人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够保护安州,为了看到百姓安居乐业。
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才会一起共事,为安州的建设添砖加瓦。
然而事情的发展显然和他们的预料截然不同,甚至要朝着负面的方向去了。
他们想要尽力控制,却没有任何办法。
这次的起义军攻来,就相当于是压在骆驼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让他们对自己做的事情产生了一点犹豫。
原本他们两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犹豫未来的方向应该是朝向哪里。
而就在杨靖鹤去安和县巡防一段时间后,他才终于有了一点眉目。
既然这个局势逼迫着他们不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何不顺时势,把顶上的昏君给拉下来呢?
明君上位,带给百姓的,才会是真正的幸福。
因此回到安州州城后,杨靖鹤把自己内心的所有想法都说与刘康裕听。
最后两人达成了共识,决定顺从本心,看黎烟的举动再做打算。
最后也没有辜负他们的期盼,黎烟几乎展现出了强大的能力。
无论是仁心,还是才能,都是他们所见过最卓越的人。
有了他,他们更有信心能够看到更好的大雍朝……
“信上写着的是什么?”刘康裕好奇地问道。
杨靖鹤抖了抖信,看完之后把信递到了他的手上。
“火药的试验很成功。”听到杨靖鹤的话,刘康裕的脸上不由露出兴奋的表情。
“妙哉,妙哉!”他拿到信,又听到好消息,一时间爱不释手地看了好几遍。
过了好一会儿才珍重地折起来,放进了自己的怀里。
“有这样的至宝,我何愁打不败起义军?”
说完后他的情绪也渐渐地冷静了下来,想到之前的安州和现在的安州对比,他的心情也稍微有点复杂。
若是早就有黎岩这个人就好了,那样安州也可以早些发生改变。
最近城里的百姓,每日的粮食起码能够得到保证,根本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操劳还未必能够吃饱。
真是太好了……
“对了,起义军已经到哪里了?”忽然间,杨靖鹤似乎想到了什么,抬头问着刘康裕。
刘康裕听到问题,表情迅速发生了转变,变得严肃起来:“我的探子送回来的信,似乎说起义军在路上停住了,已经在锦州附近停留了十天左右的时间。”
“这是怎么回事?”杨靖鹤听到这句话,皱起了眉头困惑地想着原由。
而刘康裕也很疑惑,挠着脑袋,怎么都想不出起义军停下来的原由。
两人苦思冥想许久过后,还是没有找到一点眉目,最终不得不放弃思考。
“还是万事小心为妙,如果这样的话,对我们现在的情况来说更好,毕竟我们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准备应对。”杨靖鹤说到。
刘康裕听完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两人交代过一些最近要跟进的事情之后,就暂时分别了。
……
元越泽的办事效率很高,交代下去的任务没有多久就完成了,在三四天后,他就拉来城里手艺最精湛的师傅。
这位铁匠显得有些拘谨,站在院子里哪都不敢看,只能悄悄地用眼神瞥着各处。
有个本地的管事看到他,犹豫地凑到了元越泽的面前,说到:“元大人,这个铁匠恐怕不大行吧,我平日里也见过城里的那些铁匠,可是里面都没有一个是他呀。”
莫不是……
他的话没有说完,但是话里隐隐藏着这样的意思。
莫不是元越泽被骗了,把一个没有什么能耐的人带回到了这里呢?
他说话的声音很小,都不怎么能够听得到,但是远处的铁匠隐约之间还是觉得他们应该在说自己。
是不是自己被怀疑了?
那……那位大人还会请他吗?若是不请自己,他又该去哪里赚银钱呢?
这么想着,男人的眼神变得不太坚定,手指都开始发颤,生怕自己被拒了,因此会没有工做。
那个管事说完,却发现元越泽并没有像他预料的那样辞了那个铁匠,而是露出一副一切尽在掌握当中的神色,笑着对自己点了点头。
正在他搞不懂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元越泽把那个显得有点拘谨的铁匠唤了过来。
“你可想要留下来?”他侧着头,嘴角微扬,如沐春风般和铁匠说着。
而铁匠一听到他的问题,连忙点点头,不肯机会在自己的手中溜走。
“大人,我可以的,我可以的!”他近乎激动地说到。
甚至恨不得马上就能够在元越泽等人的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
“大人,我家世代都是官匠,一直都是最得力的铁匠,我的手艺是学自我爷的,他都夸我学得了他的八分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