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迢回过神来,才收回看向梅如故背影的目光,问:“梅娘子来,就是可以过江了。你们要回天门了?”
顾时却道:“宁霜前有梅娘子押送足矣,她会向随前辈说明事情的来龙去脉。”
李迢一怔,顾时停下箸,凝视着她:“我不必去天门,接下来也没有什么要紧事。”
她听明白了,却仍犹豫。
暗线一直没传来消息,有可能是已在来的路上,也有可能是还在四处寻找。无论如何,她都要往汉川去一趟,不管魏俨是不是造成李家惨案的元凶,她都一定要亲自确认那最后的一环。
这是最接近真相的一程,有关于李家旧事的所有碎片。她知晓顾时的过去,却不知道,她自己的过去,是不是该说与他听。
顾时不再开口,只是看着她,眼神沉静而平和。雨后清晨的气息湿润清新,晨光透过客栈的窗栅,一片片投下来,细细地勾勒出他的眉眼。
就好像多年前在通城那个小小的宅子里,她和顾时对坐在杏树下,傍晚火一样的霞光铺了满天。他远望着那片云霞,问起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好像这问题就是他想要知道的全部。
他一直都知晓她最初的模样,那个刚刚离开沈家,明了自己有必须要去做的事,看起来一切都成竹在胸,却仍隐隐惶惑不安的她。
李迢沉默了很久,才低声道:“我要去汉川一趟,你来么?”
顾时很轻地眨了一下眼,晨光中,那沉静的眼神也好似动了一动。
“你要我来,我就会来。”他说。
*
“梅娘子,别来无恙。”宁霜前向前略倾了倾身,气定神闲地笑道。如果不是被绑缚在椅子上,梅如故完全不怀疑他会将完整的礼行完。
她打量着眼前的人。这个年轻的游侠被严加看管了十余天,但除了仪容有些许凌乱外,仍神采奕奕。她第一次见到他就是在随家的宴席上,除去那一支独特的玉笛,宁霜前看起来和其他郎君没有什么区别,甚至还比绝大多数的江湖子弟要更彬彬有礼、风流蕴藉。
她听过他的笛声,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年少风流,不外如是。
却没有想到,这样一个人,竟然是随家武籍失窃的主谋。
她看向屋里的其余两个随家弟子,那两人对视一眼,犹豫道:“梅娘子,若要单独审问,万一宁霜前借机逃走……”
梅如故道:“你们再看一遍宁霜前身上的绳索有没有松开的地方。”
他们依言检查过,摇头道:“没有。”
“绳子没问题,窗户也固定住了,我在这里,他逃不走,”梅如故道,“你们就在门外等片刻,不会有事。”
那两名随家弟子犹豫了一会,到底掩门出去了。
屋子里安静下来,宁霜前在方才对话中始终含笑不语,彷佛他们谈论的事情和他毫无关系。梅如故踱到窗边,透过封住窗户的重重木板之间的缝隙看向窗外,淡淡地道:“说罢,宁郎君,你盗取随家武籍的原因。”
宁霜前的视线追逐着梅如故到了窗前,不答反问:“梅娘子以为是什么原因?”
他的声音温柔而缱绻,含笑低语时,有如情人间的耳语。
“总不会是想要学双钩。”梅如故冷淡地道:“宁郎君,我和顾郎君不同。他久在剑扫之外,听的更多是当今的消息;我自小在梅家长大,对于江湖中一些曾经的人脉往来,也算有所了解。”
“有些事情,他没有看出来,不代表我不会看出来。”
她的视线从窗外收回,正对上宁霜前看着她的双眼,道:“玉笛无锋,你将舒城卓家的拳法化入招中,以穴位为点下手。而卓家二十余年前,正有一位女儿,嫁给了连锦门,宁门主。”
宁霜前笑意微凝,慢慢抿直了嘴角。
“宁郎君,”梅如故道,“你是连锦门的人。”
她没有再说下去,只是话中的意味,彼此都很清楚。
江湖中或许很少有人知道“轻笛”宁霜前是连锦门门主之子,却绝不会不知道庐州连锦门,是潇水阁麾下的爪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