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克的行政单位虽说只是一个镇,但它的重要性却不是那些内地的小镇可以相提并论的。首先,这个小镇比内地的小镇多了一圈4公里长的城墙,不像内地的小镇那样到处都是出口,到处都是大路。这个小镇的出口只有两个,东面通省会,西面通匈奴。有了城墙,那小镇的防守就要容易得多。其次,这个小镇虽说只有1万多人的居民,但绝大多数都是可战斗人员。有很多人都是以到边境服劳役代罪的囚犯,他们获得自由的条件就是平时放牧种粮食供应军队或与匈奴人贸易,发生战争则需拿起刀枪上战场,只要在战争中立功,劳役可酌情减免,成为自由人。当然,能被安排到这里来的都是轻刑犯,重刑犯是不会让他们有这种可以轻易逃脱的机会的。最后,也是最主要的一点,这里有内地的小镇所没有的电报机,可以随时向四周的驻军求救。而这,也是帖木儿、贺华离等人不知道的地方。在帖木儿和贺华离看来,虽然在攻打第1营的营地时不能保证没有人逃脱出去报信,但他们相信中国的军队绝对来不及阻止他们大军攻打哈克。只要打下哈克,他们就有了在西域省的第一个落脚点,接下来的仗就要好打得多了。他们没想到的是,仅在哈克,他们就付出了上万人的代价,才把这一个小镇打了下来,其损失根本与所得不成比例。
钟兵在把匈奴军队大举入侵的情报发出去后,就下令全镇警戒,驻守在哈克镇内的第1营第4连全体士兵马上登上城墙展开防务准备。接着钟兵让手下士兵把镇长找来,商量了一下后就让手下士兵敲锣打鼓地把已经入睡了的全镇居民都叫了起来,通告他们匈奴人已经跨过边境线,马上就要打到哈克来了,让他们按平时的军事训练一样,在各自的长官的带领下到仓库去领兵器,然后进入防守位置协助守军防守。
等把地面的防务布置妥当后,钟兵又马不停蹄地带着手下士兵打开第4连住的大院后面的一个地道入口,让士兵们把镇政府和军队里的所有的重要文件和物资都搬入地道保护起来,也让镇里不能参加战斗的少数老人小孩和妇女转入了地下,以免匈奴人射进来的弓箭伤到他们。安排好士兵守卫地道四周后,钟兵就登上城墙等着与匈奴攻城部队开战了。
从钟兵安排士兵布防,到喊醒镇里的居民,让他们拿起武器参加防务,再到安排重要物资转入地下,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多小时,等钟兵登上城墙的时候,已经隐隐的能听到远处骑兵大部队轰隆隆的马蹄声了,看来匈奴骑兵部队已经马不停蹄地攻来了。
由于贺华离已经知道有中国士兵逃脱出去向哈克报信了,因此他也没打算隐藏,打着火把直接就向哈克进攻了。虽然他也听说过中国有种叫大炮的武器,可以一炮打死打伤十多个人,但他从未想过像哈克这种小镇也会配备这种武器,因为他们得到的消息是中国的炮兵部队是配备到旅级以上的,而哈克比旅级要差得远了。所以他率领的5万大军打着火把大摇大摆地就进入了钟兵的大炮的射程之内。
钟兵开始也是根据马林送来的战报猜测匈奴将有大军进攻的消息的,但也毕竟是猜测,钟兵所做的准备毕竟不充分,等这时一看远处那绵延无尽的火龙,才知道这根本不是几百几千人的前锋部队,而是上万人的大部队开来了。大惊失色的钟兵马上命令手下士兵把库存的武器弹药全部搬上城墙,并命令发报员火速向乌拉玛市的团部求救。
等匈奴骑兵的目测距离进入两公里以后,钟兵就下令第3团分配给第1营的十门大炮开火了,一阵火光之后,十颗炮弹带着尖锐的呼哨声飞过了3公里的距离,落入了密集的匈奴骑兵马群中。开花弹爆开的铁片让四周的士兵和马匹不死即伤,还有很多人被震下马,被因爆炸而惊得到处乱窜的马匹踩成一堆肉泥,第一轮的十颗炮弹一下就造成了匈奴人100多人的伤亡。
虽然炮弹的威力非常惊人,许多初识大炮的匈奴士兵都被吓得到处乱窜,但毕竟大炮的数量太少了,许多人根本没看到大炮造成的伤亡,影响的范围太小了,在大部队的挟裹下,匈奴骑兵大部队还是不受影响的继续向哈克包围了过来。
在后面压阵的贺华离虽然对敌方居然有大炮感到吃惊,但看到这些大炮只有十门,造成的伤害也就炸死炸伤几十个人,这点伤亡对拥有5万大军的贺华离来说实在算不得什么,贺华离继续下令冲锋,强攻哈克。
帝国炮兵部队放在哈克的十门大炮是中期的射速为一分钟6发炮弹的中型大炮,对匈奴的5万大军构成的伤亡实在有限得很,其起到的作用主要是以威慑为主。那些没见过大炮的匈奴士兵在身边的战友被大炮的炮弹炸死炸伤之后肯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的,这样对减轻钟兵守城的压力有所帮助,但作用也仅此而已。面对贺华离第一波就投入的两万攻城部队而言,这点炮弹所带来的伤亡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并且其射速也及不上弓箭和燧发枪。
在钟兵的炮兵还没打出几炮的时候,匈奴的士兵已经冲到了距离城墙1公里的位置,城上用弩车发射强弩的一个士兵扣下了扳机,一支两米多长的精钢弩箭从城上飞了出来,划过长达一千米的距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穿过了第一个匈奴士兵的身体,接着透过第二名士兵的后背,把第三名士兵和第二名士兵串在了一支弩箭上,吓得旁边的士兵“呀”的一声叫了出来。其他的近百支弩箭也取得了差不多的一样的成绩,毕竟这些攻城的匈奴士兵实在太密集了些。
不管怎么说,在1000米到500米这段距离上,匈奴士兵又丢下了几百具尸体,马上又进入了帝国士兵的小型弩箭射程范围之内。然后又进入弓箭射程之内,一直到50米的距离上,匈奴的士兵才有机会向城墙上的帝国士兵射出他们力所能及的第一箭。因为在仰射的情况下,以他们的弓箭的质量最少要在距离城墙50米以内的距离上才能把弓箭射上城墙。不过,在之前他们已经伤亡了千多人了。
尽管守城的钟兵手上有大炮、弩箭、弓箭等远程攻击武器,但这些兵器的数量都实在是太少了。大炮只有十门,弩车只有三十辆,小型弩箭只有100多架,弓箭只有2000多张,手榴弹有3000多颗。很多守在城墙上的战斗人员都是手执大刀长矛无事可做,只有等匈奴士兵登上城墙后才有他们的用武之地。这些远程攻击武器对匈奴士兵的伤害只能占到很小的一部分,很多士兵纯粹是毫发无损地搭着云梯爬上城墙来的。
从炮兵开第一炮开始,到第一个匈奴士兵爬着云梯登上城墙,居然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其攻城速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得快了。贺华离心中的高兴劲就别提了。
不过,登上了城墙并不意味着可以占领城墙,因为守在城墙上的哈克临时士兵很多,他们除了纪律上不及正规军外,在战斗力上并不比正规军士兵差到哪里去,在近身混战中并不输于匈奴士兵。很多匈奴士兵爬着云梯刚刚出头,还未翻上墙垛就被这些士兵以大刀长矛打下城墙摔死了,根本没有机会在城墙上站住脚。想以撞车撞城门的士兵只要一靠近城门,就会被守在上面的士兵扔下手榴弹炸死,死得多了以后也就没人敢从城门这儿攻击了。城内储存的手榴弹也大多数是用来防守两个城门的,因为在黑夜中弓箭的防守效果肯定及不上手榴弹。
尽管匈奴士兵在贺华离的命令下分散在哈克四面从各个方向同时攻城,但只有1公里长的城墙最多只能站得下3000多人的样子,其他人就轮流在墙根下休息,空旷的地方根本不站人,所以匈奴士兵射进来的箭大多数时候也伤不了人,只有城墙上有时候运气不好的士兵会迎头撞上一支从城下飞上来的箭矢造成伤亡。这样的结果是本来只有600多人的正规军驻防的哈克镇居然在城内居民的帮助下一直守了四个多小时直到天亮,而城外的匈奴士兵投入了两万多人的兵力硬是没有一次成功的登上城墙,并且伤亡了3000多人的士兵。把贺华离气得够呛。
贺华离大怒之下换下了攻城的两万士兵,以剩下的3万士兵分成三个波次进行轮番攻击,贺华离的打算就是要是大部队的强攻让城内的守军一刻也不得休息,拖也要把城内的守军拖趴下。反正在四五天之内,远在乌拉玛市的第3团团部是根本救援不了哈克的,而且那个团也只有两个营不到1万人的兵力,即使来了贺华离也根本不怕。(除开电报省下的时间和路程,第3团可以在两天之内以强行军赶百多公里的路程抵达哈克,这是贺华离无法计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