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密探汇报,朝廷发生了一件大事。大家都知道,皇上从四年前就开始不主政事,最近几个月更是一次也未上朝,所有的事情差不多都是十常侍代理的。十常侍只知道争权夺利,和何进把朝政搞的乌烟瘴气,我也是通过贿赂张让才得到这个剿灭叛军的大将军差事。但最近朝中三朝元老卢植、王允等人请出了太子主政,皇上居然也同意了。”董卓答道。
“太子主政?不可能吧?皇室不是有规定太子不能参与朝政的么?”李榷迷惑地问道。
“千真万确!其实这也不是主要的问题,反正规矩都是皇帝定的,皇上当然是想改就改。主要问题是现在太子才14岁,我们以前从没想过联系太子,以为太子没多大用处。现在太子刚刚主政,就进行了收回兵权的行动。第一大将军何进被斩首,朝廷顶梁柱皇甫嵩将军也交出了兵权。当然,我们估计是被迫的。现在整个朝廷就我们将军军权最大,估计太子下一步就会对将军下手了。”军师李儒解释道。
一干人大感惊奇。郭汜问出了大家心中的疑问:“不可能吧?何进手上掌握了京城近二十万的御林军,皇甫将军是军中元老,在军中拥有非常高的威望,不可能说下就下吧?”
李儒与董卓对望了一眼后说道:“我们的危险就在这儿了。不知道太子是怎么回事,第一天上朝就诛杀了大将军何进,还抄了他全家。可皇上却是一句话也未说,要知道何进的妹妹可是皇上的宠妃啊!由此可看出,要么皇上对太子的所作所为持支持态度,要么就是太子有一股隐藏的极深的势力让皇上也有所顾忌,不得不对太子所做的事采取了默认的态度。而根据我们得到的消息,后一种可能性要大些。因为在何进被杀之前,太子召了何进的九个主要下属将领觐见。而那九个何进的主要下属却在见到太子后就向太子效忠了,一般情况下这是不可能的。就算他们再贪图富贵或是惧怕太子的身份,也不可能九个人同时一起背叛何进。要知道他们可是何进从士兵中发现后一步步提拔上来的人才,一般情况下是绝对不会背叛何进的,毕竟何进对他们有提拔知遇之恩。而出现现在的情况就只有一种解释了,那就是这九人是太子早在好几年前就安插到军队中去的内应,否则就不会出现所有的将领都背叛何进的事情。”
李儒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再后来发生的事情也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并且还有力地证明了太子在几年前就做的事情是真的。在何进被杀后,军中元老、次骠骑将军、右中郎将皇甫嵩提出辞职,先前我已经说过,这可能是被迫的。我们都知道皇甫将军是三朝元老,战功卓著,在军中拥有极高的威望,按道理如果皇甫将军辞职被朝廷批准的话,军中肯定会发生一定规模的混乱的。但问题是皇甫将军辞职后,在京城军中竟未引起一点骚乱,这说明皇甫将军的军中也有太子早就安排进去的内应,并且和何进一样被皇甫嵩当**才提拔到了关键的位置上控制了军队。由这些都可以看出太子一定有一股大家都不知道的很强大的势力,只是大家都不知道罢了。现在太子主政的第一步就是要收回各将军掌握的军队控制权,何进首当其冲,皇甫嵩第二,现在该轮到将军了。消息上说太子已经派出了钦差直奔西凉而来,要传将军去京城就职皇甫将军留下的位置。这明显是想将将军软禁在京中,不会再得重用了。”
帐中众人一阵愕然,李榷首先拍桌子道:“不可能,我们跟随将军在这荒凉的凉州南征北战四五年,为大汉江山的稳固立下了汗马功劳,岂能说罢就罢,我第一个不干。反正我不同意将军进京。”
“就是,将军要是进京的话,如李军师所说,肯定是要遭到软禁的。那岂不是寒我们的心,我们将来还跟谁打仗?跟谁建功立业去?难道跟太子随便派下来的一个人不成?”董卓的女婿牛辅是最怕董卓失势的,那他这个靠裙带关系升上来的将军也肯定没好结果,因此第二个站出来反对。
帐中几人都与董卓有极深的厉害关系,因此都是大点其头。
这几年来,董卓带领他们把趁黄巾之乱而起的韩遂叛军杀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立下战功无数。当然也得了朝廷许多奖赏,在追敌途中的战利品也是一大收入。现在太子要削董卓的权,无论是从人情还是利益上讲,他们都应该坚定不移地与董卓站在一边。于是众人极力怂恿董卓装并不进京。
董卓心中一阵暗喜,他当然知道下面这些人心中的小九九。但他也确实需要这些军中的主要将领的支持才有可能逃过一劫。
“有他们在,有这自己新招收的肯定不会有太子内应的二十万西凉铁骑在,谁也奈何我不得,即使太子也不行。”董卓心中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