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巴蜀之南有一州,为播州。播州之下有一个承陵县。
承陵县中有一个人,名叫崔贵。此人家中资产数以百万,有妻称汤氏。
崔贵与汤氏,一共生有子嗣四人,其长子名叫崔克孝,次子名叫克悌,三子名叫克忠,四子名叫克信。
而崔贵大儿子克孝在承陵治理家业,儿子克悌在外面经商。三子克忠却是个读书的文人,毕竟在这个时代里,经商终究是贱业,还是读书为之上品。
这崔克忠也是个好学之人,从小就博闻强识,是个久负盛名之辈,一直从童生开始往上考,秀才、举人什么的,屡次都是榜上有名。
一直到崔克忠志得意满,满怀希望的到成都府,参加平南侯府举行的考试的时候,不幸落第。崔克忠也是个心高之人,蓦然落第,心中落差失望之下,竟然感染了风寒。
而崔家的小儿子崔克信,因为克忠染病的缘故,时时到他的宅邸里面去看望,见到自己的嫂子苏贞,端的是**惊人。
克信一个是忧虑自己兄长的病情,另外一个就是他的心里面,居然对自己的嫂子起了贪意。
在这么两个原因之下,克信担心自己的兄因为长时间呆在一个地方,心情郁结,不利于调理身体。就想把克忠挪移到城东的书斋里居住,静养身心。
苏贞也是爱夫心切,怕把克忠转移来转移去的,加重他的病情,就对克信说道:
“你兄长染病多时,不可轻易挪动,况且书斋那里没有人服侍,还是在自己的家中,有我和丫鬟服侍,熬制汤药,伺候吃喝什么,比较方便随意一些。”
原本刚开始的时候,克信是真的担心兄长的病情反复,但是久而久之之下,心中的另外一个念头,随着克忠的病情一直没有好转,越发萌芽增长了起来。
一直到后来某一次,崔家的邻居亲朋,来问克忠病情,都在感叹这是因为克忠苦学伤神的时候。而那崔克信却叹道:
“我兄长之所以病情一直不见好转,也不全是因为苦学伤身的缘故。自古多少的英雄豪杰,皆死于妇人之手,更何况是我家兄长呢!?”
话毕,只见崔克信两泪双垂。而崔家的邻居和亲朋好友们,听到崔克信话里话外,有编排自己嫂子苏贞的意思,都觉得有些不妥,遂纷纷告辞而去。
正因为崔克信的这番话,以后崔家的这些邻居和亲朋好友们,也不好意思再来了,毕竟这已经牵扯到了人家的家事。
此时的崔家已经分家多时,崔贵夫妻和崔克孝都在城南居住,而克忠家却在城北居住。只有崔克信因为要照顾兄长的缘故,就从城东面自己的宅邸,搬来了克忠家居住。
一直到某一次,崔克忠病情加重,苏贞唤崔克信前来处置,毕竟她一个女儿身,很多事情不方便出面。
而崔克信知道克忠病情加重以后,不仅没有关心自己兄长的病情,反而大怒着朝苏贞怒喝道:
“就是因为你,前段时间,我说要把我哥搬到书斋那边去住,那里靠近城东,环境优美,离我住的宅邸又比较近,很适合调理身体。而你却死活不同意,现在我哥病情加重了,这难道不是遂了你的愿吗?”
苏贞听完这些话以后,心中又悲又怒,可偏偏她又是一个不善言辞的女子,只得站在床边低头啜泣。克信靠近床边,也许是克忠回光返照了似的,突然半死不活的从床上,猛的坐了起来。
对着克信说道:
“我知道我已经活不久了,而你现在正是大好的年纪,听为兄我一句劝,以后你一定要好好读书,我崔家的门楣,就要靠你来发扬光大了。
至于你的嫂子苏贞,她今年才不过二十三岁,正是大好年华,我不忍心她为我守丧的缘故,耽误了自己的一生。
希望你以后能够给她找一个好婆家,让她可以安心改嫁,不至于在悲伤之中蹉跎岁月,耽误了自己。”
克忠说完这些话以后,便倒头而去了。
克信见自己的兄长克忠离世,毕竟是血浓于水的兄弟,克信也是悲痛万分,忍着心中的苦楚,为克忠大办了丧事。
而在办丧事的时候,克信对自己的嫂子苏贞,每日问询侍奉啥的,还算是比较谦恭的。而自克忠死后,崔家的父子兄弟,还有那些邻居亲朋们,都纷纷到克忠的家里奔丧,哀痛哭孝不止。
而克忠的丧事从头七,一直到后来的七七,一共四十九天,克信都请了僧人到家里打幡念经超度。
而在这些日子里面,苏贞因为自己的夫君,骤然离世的缘故,嚎啕痛哭不止,水米不入口者半月,每日只以清汤吊着性命,把自己搞得形骸瘦弱,面目憔悴。
及至克忠的丧事举行完毕,崔贵夫妻、和他们的邻居亲朋们,纷纷来到苏贞这里劝慰与她。
苏贞这才心情稍微好转了一些,能够吃喝一些饭食了。因为逐渐开始进食,心情略微好转的原因,苏贞的容貌逐日恢复。
虽然她不常戴珠翠,不施脂粉,可依旧十分的美貌动人,万般的窈窕。但是因为苏贞的性格比较平淡的原因,每日也不说什么多的话,只是勉强维持着家中的事务。
时光匆匆而去,一直到克忠孝期一周年的时候,苏贞之父苏光,准备了一些东西,前来祭奠自己女婿。
因为苏家也是播州的富户,家里有钱,除了一些必备的丧葬用品以外,还派人去请了好一些道士、僧侣等人,来给自己的女婿祭奠,作法事。
克信见了之后,心里有些不忿,就出言讽刺了苏光一顿。
苏光听了克信的讽刺之后,怫然不悦,就走到苏贞房里,对她说道:
“我来给自己的女婿周年治丧,本是出于好意,可是你夫君的那个小兄弟,不仅不感激,反而还用言语来讽刺我。他薄待兄长都能够如此,更何况是你?”
苏贞回道:
“在克忠还在世的时候,他就想把克忠给挪来挪去的,我没有同意,一直到克忠病死的时候,他都一直恼怒我的不是。
如今一年多过去了,他只在克忠死的那几天,对我还算不错,及至后来,崔家的其他人都偶尔还能来问候一下,只有他对我不闻不问,就算是每次偶然在街上碰到了,也是远远的就避开我。”
而在克忠的一周年忌辰之时,随苏光前来的那些人里面,有一个人名叫严华,他猛一见到苏贞的时候,心中就不免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