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运循环有替隆,任他胜算总无功;
方少进言知平策,又道提兵欲破戎。
数定岂容人力转,期逢自与鬼神通;
从来逆孽终归尽,力纵回天亦是空。
武亨二年二月某日,帝幸太化宫,将军段炜与大司马王肖携手而来,向帝禀曰:
“启陛下,数日前陈王弘历,与陈王太妃忽然下落不明,不知何故,还望陛下发落。”
帝弘真暗自思索之后,转头看向了自己的亲生父亲启元,启元在弘真登临大宝的时候,便被封为云清的摄政王,总揽朝政。
并加封其九锡,可以入朝不趋、赞拜不名、步履上殿。赐赵王爵,治直棣真定府,邑七千五百户。
赵王启元笑道:
“一对孤儿寡母罢了,又无兵无将,没有人去支持他们,失踪了便失踪了,不用去理会便是!”
王肖与段炜对视一眼,便躬身告退,其实启元的态度他们已经猜测到了一二,故而心中并无他念。
待二人出去之后,从殿后转出来一人,却正是当今的云清丞相林白。
启元看着面色诡谲的林白说道:
“林先生,你为何会帮助我们?要知道你可是跟他们一伙的,与我们天生敌对啊!”
“呵呵,就凭他们两个家伙,何敢让我认主?一个乡野小吏出身,一个乱民山匪发迹,我林白可是出身晋阳望族,可惜的是我家祖先,得罪过云清先皇。
故而云清先皇曾下令,将我林家在士林中除名,至今已五十多年了。我林家历代后人,都在为家族正名而奋斗。
而我林白也自诩为大才之人,又怎会托身于叛贼之流?”
启元听罢林白的自述,心中了然,暗衬道:
“也不知道那母子二人西去,能否说动陇右的西兵东向,肃清云清贼首啊!”
林白好似看出了启元的念头,微笑道:
“摄政王且自宽心,那西兵之首,虽说被陛下曾经驱逐,可是那人也并不是甘居平庸,碌碌无为之辈。
他会来的,一定会。”
林白这话既是在鼓励启元,其实也是在给自己打气啊,但是西兵到底来不来,真的还是一个未知数!
且不说汴梁之事,只说在晋川的一条山路之上,数架车马,缓缓向西而去。
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手中揽着一个大约五六岁的孩童。面色忐忑,显然是在为自己的前途忧心。
…………
武亨二年三月初,京兆府长安县,在城东治所府衙之中,左思明批阅着自己的文书。
忽然有通令兵进来禀报道:
“将军,据泾县乡人来报,那人终于回来了,如今正在家中,不知将军今日还会去吗?”
左思明闻言大喜,急忙令人备好礼物、车马,便要出门。那小兵却言道:
“将军,如今已经未时,泾县距离长安县可是有百十多里地呢!等到将军快马到泾县的时候,恐怕天都要黑了,我看那人也是个沽名钓誉之辈。
每次将军到时,他家的仆人、书童,都说他家主人出门求学、游玩去了。哪里会有这么巧的事情?
我看他也是个才华平平之辈,怕到了将军面前漏了怯,恐将军怪罪,才找的这些借口推脱的吧!”
左思明冷然转身,用手中戒尺,敲了敲这小兵的头说道:
“就凭你这些话,注定一辈子也就是个小兵了,岂不闻贤达志士,不轻出也。
昔日战国燕昭王筑黄金台以求贤,方得苏秦、乐毅相继入燕,亡齐七十二城,几乎破之;
秦穆公不拘卑贱,大胆启用国灭之后,沦落为奴隶的百里奚,始称五霸之一;
周文王有五请之义、蜀先主有三顾之恩。方得大贤入国。开周八百余年,绵延季汉四十七载。岂是你这小兵能够知晓的。”
那小兵被左思明敲打了一番,口中喃喃,不再反驳左思明的话。
傍晚酉时之时,天色渐黑,泾县城南的一处宅院之外,左思明让主家仆人通传,入得宅院的中庭之后,得知主人正在温习课业。
唯恐惊扰了主人,左思明便让仆人止步,自己与随从在中庭等待。随着时间推移,天色已经黑透了。
只因为泾县靠近泾河,水汽深重,不自觉的,便有了丝丝的凉意。天空中也同时降起了零星小雨。
此时内院的内门忽然打开,一位面容俊秀,大约三九年岁的青年,领着数名仆人、书童出来迎接。
口中惊呼道:
“将军乃是富贵之人,入得小生这寒门陋舍,已经是纡尊降贵了,又怎可让将军您在此等候多时呢!这是小生的罪过,这是小生的罪过啊!”
只见这青年人口中称罪,快步迎上,左思明也是个爱才之人,初见之下,便知道这青年人,非同等闲,故而他又岂会妄自尊大?
急忙连称不敢,左思明遂与这青年相互携手,共入后舍内院。
到了青年的起居之地后,青年让仆人上了茶与零食糕点,先让左思明用过之后,方才向左思明行了一礼说道:
“小生张阔张洞之,拜见将军!”
左思明受了张阔的大礼。
只见张阔率先发问道:
“阔乃一寒门布衣,不求闻达于诸侯,亦不显名于乡野,不知将军何以知我?”
只见左思明哈哈大笑道:
“本将坐镇关中已五载有余,关中的百姓户籍,尽在我的掌握之中,先生于三年前,忽然之间出现在关中之地,先生到来之后,便四处交友。
赋诗每言《梁甫》,出入尽皆名流。高谈阔论于山峦之上,济世安民于乡野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