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太子
皇城东苑,太子东宫之内修文殿里,李弘站在窗前。父皇母后以离开长安好长时间了,幸甚天下没什么大事,朝臣大部分去了洛阳。对于母后的心思李弘明白,迁都的原因,长安确实不如洛阳,但长安是先皇留下的根基,大唐的地位象征,此时国家刚刚稳定,国力正在逐步增强,实在不该大兴土木建造洛阳。
可自己的话也不管用,母后也不像以前,自从泰山回来后,父皇身体更加不如从前,朝政一直由母亲掌握,自己留下监国母后也不满。李弘就是知道,所以一些大事也派人送到洛阳报批,可是一来一往好几天时间,费心费力还耽误事。
向各地委派官员减免赋税,开仓赈济,这些都刻不容缓,对母后离开长安也有些不满,更是埋怨父皇什么都听母后的。
但那是自己的母亲,李弘也没什么办法,就在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尽量处理,减少上洛阳请示汇报的事情。性格有些像李治的李弘心里也十分没底,一方面怕自己处理错了,让父皇失望,另一方面也担心惹来母后不高兴,这几天因为各地上报,征战辽东和吐蕃的事情让他心烦,打算亲自上洛阳一次,当面报告这件事,再说也看望一下父皇。
另一件烦心的事就是洛阳方向传来旨意,许王李孝以返回长安,皇上批准他住在延康坊原嘉王府,那里变成许王府,但是不开府。为什么圣旨没有说。自己母后什么样李弘心里清楚,但他也不了解李孝,只是听说他胆小怕事,又很顽劣,也不得父亲喜欢。觉得都是兄弟不应该冷落他,也就在父皇面前提到他,没想到传言不实,五弟表现不错,竟然和周王、相王一起被带去洛阳。
因为鄂州水患,贤弟潞王代自己巡视鄂州,他也不放心,毕竟贤弟还年轻。可好几天过去了, 许王却没有到长安,这段距离并不远,自己监国还是不要出什么问题为好。
只有十一岁搬出皇宫却不开府,那为什么要搬出去?对于祖制十三岁开府,十五岁离京,李弘知道。但为什么一定要离开皇宫,李弘不明白。想来一定是惹到父皇才这么做的,年纪还是小,自己是哥又是太子,应该多关心一下他。
李弘最想的还是小妹令月,不知道长高了没有,想到这有些想笑,刚两个多月哪能有什么变化。自己不到二十岁,怎么变得这么老气,摇摇头拿起桌上的书读了起来。
看了一会放下书说道:“此事臣子所不忍闻,经籍圣人垂训,何故书此。”
李弘身边的侍读郭瑜说道:“孔子修春秋意存褒贬,故善恶必书,褒善以代,贬恶以试后,故使商贾臣之恶,显于千载。”
李弘摇摇头不置可否,把手中的的春秋左传放到一边:“唯口不可道,故亦不忍闻,改读别的书吧!”
郭瑜赞叹道:“里名胜母,曾子不入;邑号朝歌,墨子迴车。殿下诚孝冥资,睿情天发,凶悖之迹,黜于视听。循奉德音,实深广跃。臣闻安上理人,莫善于礼,非礼无以事天地之神,非礼无以辨君臣之位,故先王重焉。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请停《春秋》而读《礼记》。”
李弘点点头:“那好,我们就读礼记。”
郭瑜刚把书拿过来,外面执事太监进来:“启禀太子,万年县令求见,有事禀报。”
李弘一愣,长安万年县令是从四品,还不能上朝,朝廷规定四品以上官员上朝,十天一朝,此时并非朝会期间,他有事为什么不去尚书省报告,再说六部正常处理公务,他是官员什么事来自己这里报告?
但他是勤勉的人,父皇把国事托付于自己,岂可怠慢,也就说道:“宣他进来。”
太监说道:“钟县令请太子移驾前去东宫门外。”
李弘愣一下,郭瑜大怒:“钟景钰放肆,目无王法,敢指使太子,看来我得参他一本。”
李弘摆手:“钟县令也算是老臣,岂能不知朝廷礼数,如此必有隐情,见他一面又如何?”
郭瑜说道:“太子仁厚,实乃大唐之福。”
李弘笑笑,他将来是要掌国家的人,不礼贤下士,善待朝臣如何能获得忠心。太宗皇上能与臣子坐而谈论,能入臣府请教,自己只是一个太子,有什么不可以的。钟景钰不是不懂规矩的人,当然一定有问题。
也不多说什么,由郭瑜陪着一同离开修文殿,前来东宫正门。在皇城内东宫喜福门外,钟景钰站在门口,瞪眼睛看着身边的李孝。他搞不明白这个少年什么来头,竟然让太子出来还用自己的名字。
他是臣,太子是君,竟然请太子出来见他,钟景钰觉得自己脑袋已离开脖子,最低限度他不用再当这个县令。可是他又没办法,否则怎么处置李孝,把他放了那么多珠宝来路不清,还有县里都头作证,还有风月斋老板,自己私放嫌犯罪名也不小。如果不放万一李孝来头太大,自己得罪他一样没有好果子吃。左右为难的他也听说太子很好说话,仁慈正义,希望能谅解自己,大着胆子说了,东宫卫士的人觉得这位大人脑袋坏了。
当他们看到太子真来了的时候,不禁全是佩服。不愧是大唐太子,这气度可比当年太宗皇帝,看到太子前来,钟景钰几乎感动得痛哭流涕,真是好太子啊!
李弘一个动作得到了东宫臣属的敬佩和忠诚,更让钟景钰感动的想为太子一死。还没等问出口,李弘突然发现站在钟景钰身边的李孝,虽然没见几次面,但印象很深。只不过李晓此时一身粗麻布贫民衣服,李弘一愣,没认出来觉得脸熟。
这一愣的时间,李孝倒是先笑了,其实他也不清楚李弘为人,知道一点都说他仁孝正直,很有贞观之风。他早逝才让大唐落入武氏手中,否则大唐将更加辉煌。既然身份暴露,李孝就不得不为自己的安全设想,长安最可靠的是谁,当然是太子李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