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打响的具体时间?”副指挥急不可待了。
“还是用拂晓,不,应该是兵法家常用的最佳时间——拂晓攻击。凌晨四点四十分打响!老伙计,这个时间,也是司令员原则上定了的。你还有什么看法吗?说出来,商量嘛!”
“意见,没有。我认为,既然下半夜行动,时间紧迫,就立即向各团下达命令吧!”副指挥急切地表态了。
“是的,眼前就是战机,必须强调检查进攻的坑道工事如何。如不合要求,立即突击,力争打响以前完成。”
“此乃关键,不可马虎。哎,咱们大体上分个工。”
“对!”总指挥拍了拍自己的脑门说:“老伙计!还是你那颗大脑子好使。司令员要你我碰碰头,也算不上分片包干吧!”总指挥停了一下又说:“我们攻西边,北边,东边。”
副指挥说:“我部一部负责南边,另一部在胭脂山一带抗击大荔方面的援军。”
总指挥说:“如果打援力量不够,再给你拨一个团。打援部队担子不轻呀!有必要调整,临时再交换意见。还有,攻进城围子去,我们定在中心街道会师,怎么样?”
“好!”副指挥这才一口气喝光了杯子的开水,“电话上随时联系。”
二人并肩走出院子,握手告别后,副指挥看了一眼他的警卫员,接过缰绳,跨上了“**青”(马)奔驰而去。
经过火力侦察,阵地前沿的指战员们掌握了守军火力布局要点,找准了开挖通道的线路。开始土工作业了。
六连接到开挖通道的土工作业构筑掩体工事的紧急命令,各排各班深知任务艰巨,大战在即,立即作了动员,战士们带着工具,立即投入到各自的作业区域,顺着便于出击的位置毫不含糊地干起来了。这个六连无论是战士、班长、排长,只要命令一下,就别管了,他们人人争先,个个顶用,唯恐落后,工作向来不马虎。
连长李柱国亲自带领全连战士分段挖掘进攻的交通沟,好多人身上直冒汗,有的战士连上衣也脱掉了,赤着膀子干,遇到松软的黄土,直接用脚踏铁锨,干硬的地方才用耙子,路面过于干硬用铁镐。只见十字镐上下挥动,园铁锹挑土撩,壕沟两边新土不断地增高,壕沟向前不断地延伸。
教导员肖友恩督促检查来了,他是个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扎扎实实的指挥员。李柱国见他来了,丢下手中洋镐,陪着他去检查。二人来到二排的挖掘工地上,李柱国看着正在用铁锨挖土的排长张吉荣说道:“张吉荣,你回答一下挖掘这条坑道的用处?”
“各排都在紧急构筑工事。”弯着腰没有停下挖土的张吉荣所问非所答地说。
“张吉荣!问你挖这壕沟的作用?”
“攻城围子呀!”张吉荣这才答到所问的问题上。
“好,知道就好。面对眼前的地形地物,什么样的工事最有用?”李柱国看到张吉荣忙于劳动,回答问题有些心不在焉的样子提示着说,“张吉荣!告诉战士们,只要看见面前的城墙垮下来了,就得顺利地跳出坑道,立即冲进城围子去。这就是对坑道的基本要求。办得到吗?”后边的话发出了咄咄逼人的问话,但却引起了正在干活的战士们相反的一阵呵呵地笑声。
李柱国被战士们的哄哄笑声搞懵了,问张吉荣道:“大家笑什么?”
“嘿嘿!”张吉荣憋不住也笑开了:“李连长!你那一番话,向小娃儿讲讲,倒也新鲜!你没看看,咱们这帮子大狮子、小老虎是干什么的,打了多年仗,连壕沟的常识不知道吗?壕沟不会挖吗?不知道通道对保护自己的重要性吗!所以对你提的问题发笑呢?”
“不对!这种态度是轻敌,还有点儿麻痹思想?”李柱国虽然是在批评,可还是带着笑脸讲着话,看来还有点儿幽默。
“李连长!”素来不太讲话的张富卿停下了挖土的动作,拄着洋镐把,对教导员说:“教导员、李连长,开挖的时候,张排长已经讲过了,开挖的这条坑道,要符合三个条件!一是确保隐蔽,二是射击无阻,三是出击方便。”他觉得在这种场合不应该把张排长弄得下不了台,所以才打这个圆场。
“说得好啊!”李柱国听了,伸手一把抓住张吉荣的双臂说:“好我的张大排长哩,你怎么不早说呢?”
张吉荣笑了笑,低头不语了。
李柱国对肖友恩说:“教导员,我们去三排吧!”
肖友恩满意地点了点头。
肖友恩一直没有讲话。他觉得李柱国的工作扎实具体。没有必要讲。
在去三排的路上,肖友恩一边走着一边说:“李柱国同志!你的工作具体扎实,是好的一方面。可你不能把干部和战士们的战斗水平估计得太低了。就像张吉荣同志,积极肯干,确实可靠,头脑也清楚,可以大胆放手使用,不要给这样的同志绊脚,或是给他们念紧箍咒。像张吉荣这样的人才,给他一个连,指挥起来也得心应手!”
“教导员,我接受你的意见,可对张吉荣,千万不可拐弯抹角地谈问题。他性子直,要是不直端端谈工作,谈思想,被他发现你在绕圈子,打迂回战,他会扭头就走,他是个了不起的犟牛,对他来说,我是摸透了他的,他不会有任何计较。说心里话,我还真喜欢他呢!”
“这是从工作着眼,有远见,有头脑。”
“哎!教导员,可千万别把张吉荣调出去,战士们可舍不得他走呢!要么,把我这个连长让给他,也就更能发挥他的才能,施展他的本领。”
“李柱国,这当连长不当连长,是要组织决定的,不是你李柱国让不让的问题,再说他当连长,你干什么!当营长?”
“教导员,我不是这个意思。打开窗子说亮话,我曾经发过誓,等到全国解放了那一天,我要解甲归田。”李柱国坦诚地说。
“解甲归田?什么意思?”教导员望着李柱国,疑惑地问道。
李柱国自豪地倾吐了他的未来理想:“哪儿来,哪儿去,回农村,当农民,养个大犍牛,赶着牲口种地球!过那‘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的自耕自种自吃的舒舒服服的田园日子呀。”
教导员听了,呵呵一笑,接着李柱国的话说:“做一个新时代的陶渊明。在桃花源里过那怡然自乐的田园生活。”
说罢,二人不约而同地呵呵笑了。
他们边走边聊,一会儿到了三排阵作业地带,三排战士同样在紧张地挖坑道,准备着战前的最后的准备工作。
欲知后事,请看《攻占永丰城》三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