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开枪杀鬼子!”刘成龙高喊一声,也学团长刘洪生用匣子炮点射,那些正在同小鬼子拼刺刀的川军兄弟纷纷开枪,一时间枪声大作。
由于距离近,鬼子兵的三八大盖拼刺刀前就已经退去了子弹,小鬼子看着自己人纷纷中弹倒下也只能干瞪眼,很快一个鬼子中队二百五十多号人马就被川军新一团消灭了。
匣子炮,正式称呼叫毛瑟手枪,也叫驳克枪、匣子枪,在当时,是近距离杀伤力较大的一种短兵器,一个弹匣装弹量可达二十发,所以也叫“二十响”,可连发,有小机枪之称。
小鬼子拼刺刀前退去子弹的原因:首先,小鬼子所使用的三八式步枪(也称“三八大盖”),子弹初速度大,贯穿能力强,近距离搏杀时,双方都没有队形地混站一团,如果开枪射击的话,子弹贯穿对方的身体之后,变成流弹仍有很大威力,极有可能接下来就打到自己人身上,并停留在体内。作为士兵都知道,子弹停留在体内要比贯穿身体对人所造成的伤害更大(当然了,正好贯穿心脏或大脑的除外)。所以,不开枪射击是为了不误伤自己人,而且也得不偿失。其次,小鬼子拼刺刀的预备姿势是:枪刺斜向上约45度,手也是握在枪托的颈处而不是手指扣在扳机上,这样运枪刺杀更有力,枪身也是略斜指向对方的肩膀而不是正对着对方胸膛,是为了防护以方便拨开对方刺杀过来的枪刺。这样的握枪姿势,即使开枪子弹也会打飞了的,不可能击中对方。因此,白刃战小鬼子都会退去子弹。
这次遭遇战,新一团全歼鬼子整整一个中队,击毁了鬼子的五辆坦克和五辆装甲车及二十多辆汽车。可新一团的损失也非常大,副团长潘志伟头部负伤,一营副营长唐又来阵亡,三营营长陈翔也身负重伤。
三营副营长李文浩找来担架要将陈翔抬走,此时陈翔说话已相当吃力了,要李副营长将团长刘洪生找来,他吃力地告诉刘洪生,不要管他,带弟兄们尽快撤离,赶赴上海战场。团长刘洪生命令李文浩无论如何也要将陈翔抬走。陈翔不愿拖累弟兄们,乘抬担架的两个士兵不注意,在担架上用自己的手枪自杀了。
陈翔牺牲后,副营长李文浩被就地提拔为三营营长。
这次遭遇战,二营损失最小,这主要是刘成龙临危指挥得当,要不是他冒着鬼子的炮火指挥二营三百多号兄弟和炮兵连就地展开攻势,以火力压制日军,掩护团部和三营脱离危险,团部和三营有可能就被鬼子歼灭了。
望着满地的鬼子兵尸体,毕胜云心有余悸,想到刚才同小鬼子拼刺刀时,要不是以前在特战队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事,就不是腰部仅仅受点轻伤这样简单了。虽然以前跟着刘成龙在绥远也打过几次硬仗,但那是枪炮对枪炮,如此面对面残酷的白刃战他还是第一次。这次同小鬼子拼刺刀,反应稍慢一点就完了,就被鬼子报销了,就和牺牲的弟兄们一样,永远地起不来了。
战争就是这样残酷,枪声一响,交战双方的官兵就你死我活地厮杀起来,都想杀死对方,把生存的机会给自己。在这种血与火的殊死搏斗中,为得是尽一份军人的职责。
刘成龙看见毕胜云站在阵地前发呆,走上前来,问:“二连长,怎么啦?”
“唉,都是我老婆搞的!”毕胜云叹了口气,“走的时候我说了不要来送行,她偏要来,你看,这一仗我差点就报销了!”
刘成龙觉得毕胜云的歪理有点好笑,就笑道:“二连长,没想到你还这么迷信,你老婆是舍不得你!”
“我知道,舍不得又能咋地?小鬼子都欺上门来了,难不成我们这些大老爷们都做缩头乌龟?这仗总得要有人打的嘛!”
刘成龙见毕胜云穿的大衣在渗血,问毕胜云哪里受伤了,毕胜云回答说:“左腰部挨了鬼子一刺刀,有点痛”。
刘成龙叫毕胜云将衣服脱下,看见毕胜云腰部的皮肉被鬼子的刺刀挑去了一大块,鲜红的血不时地从伤口处渗出来。
“还好,伤得不是很重,几天应该就没事了。”刘成龙帮毕胜云检查了一下伤口,用缴获的鬼子兵卫生包来包扎,以免流血太多和伤口感染。
刘成龙刚帮毕胜云包扎完伤口,副营长谢春华匆匆忙忙赶过来,问刘成龙要不要把牺牲了的弟兄掩埋。刘成龙说来不及,团长让我们清理完战场后,轻伤员自己走,重伤员让未负伤的弟兄搞个简易担架抬着走。牺牲了的弟兄,只有让这里的老百姓掩埋。趁天黑前赶紧转移,要不然鬼子的后援部队上来,全团就有被歼灭的危险。
但是也有部分重伤员觉得自己已经成为了累赘,不愿意让弟兄们用担架抬着走,知道鬼子的后援部队很快就会上来,弟兄们用担架抬着重伤员行军转移速度会慢下来,会拖累整个团。于是有的重伤员乘人不备,学三营长陈翔开枪自杀了。
团长刘洪生心情非常沉重,他带着剩余的五六百号弟兄,赶紧趁天黑转移,赶赴上海战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