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日军对进出泉阳的人和行李、盘查的都很严格,国民党特工准备用棺材作掩护、把物资混出城去,戏演演全套,他们正儿八百的在城里找到了一户姜姓人家,他家公子在国军任职,姜老爷子因为不想担任伪职、也想逃离泉阳,双方一拍即合。”
国民党特工机关出钱,给姜家轰轰烈烈的办了一场丧事儿,几乎弄的泉阳城内尽人皆知,可是到了出殡这天,到了城门口、还是被拦下来了。
姜家人属于日本人要拉拢的对象,日军也很重视、不敢轻易得罪,但出殡的人、携带那么多东西,还是引起了日军宪兵分队长的怀疑。
原来,因为一旦姜老爷子逃走、其家人怕日军报复,姜家准备出城后、举家逃离泉阳,姜家女眷舍不得丢弃的东西太多,就都伪装成要烧掉的陪葬品了,可确实太多了一些,这让守城门的日军产生了怀疑,又不是没见过大户人家出殡,烧掉老人衣物什么的挺正常,可也没有烧那么多的呀!
日军小队长出于谨慎,要求开棺检查,姜家人肯定是死活不同意,由于他们姜家也算晋省望族,家里有人在伪省府任高官,守城门的日军也不敢强行开棺。
日本宪兵分队长留给宪兵队长京野寺望打电话请示,恰巧服部一郎也在宪兵队,于是两人来到城门处,姜家人不知道是演技好、还是被吓的,哭嚎声别提有多惨了,进出城门口的老百姓都很同情他家、对日军也就难免有些怨言。
日军在被侵占的中国大城市,虚伪的宣传所谓“中日友善”、“提携共荣”……公开作恶、多少还有点儿顾忌,开棺检查、万一没有查出任何问题,舆论上会显得有点被动。
虽然从内心来说、日本人根本不在乎舆论的风评如何,但是日本人虚伪的本质,却希望得到一片歌功颂德的溢美之词。
服部一郎他们来到现场后,京野寺望也感到有点儿棘手,要是一般老百姓,直接把棺材撬开看看就完了,可对姜家却绝对不行,万一没查出来问题,他家可是有势力把这件事捅到媒体去、让报社刊登出来的,那对日军来说、就是一个极大的负面消息。
虽然最多只是让旅团长叫去臭骂一顿,可总归面子上不好看,京野寺望感到束手无策,服部一郎却跟一个日军嘀咕了几句,那个日军就立刻离开了。
所有人都看着服部一郎,不知道这个小鬼子有什么鬼主意。
很快,那个日军拿着几包蜡烛回来了,日军指挥伪军们过去,用蜡烛把棺材的所有缝隙都堵死。。。。。。
服部一郎估计是三国野史看多啦,想起来诸葛亮吊孝那一出了,周瑜诈死、想借机除掉诸葛亮,谁知道诸葛亮看破了周瑜的计策,于是将计就计,亲手用蜡把周瑜棺材上的气孔全堵死、活活憋死了周瑜,东吴埋伏的刀斧手,因为一直没听到周瑜的信号、所以就没动手,让诸葛亮毫发无损的回到了荆州。
在日军的指挥下,甚至有两个伪军趴到棺材下面、用蜡烛把底面也涂了厚厚一层蜡。。。。。。棺材里的姜老太爷、开始还能听到外面说话,后来呼吸越来越困难。。。。。。人的本能让他使劲的敲棺材。。。。。。‘咚!咚!咚!。。。。。。”的敲击声、并不是很响,好几个姜家女眷却直接吓晕了。。。。。。以为诈尸的围观群众、伪军,都吓得直往后退。。。。。。。
服部一郎得意洋洋的一挥手,几个日军冲上去就把棺材撬开了,盖板挪开时。姜老太爷坐起来大口的呼吸。。。。。。。
在姜家汉奸的斡旋下,姜家人作为人证出伪证,最终,这件事被定性为‘国民党特工绑架案’。。。。。。
所以你根本没机会把人带出泉阳城!”耿守田很认真的说道。
“你误会我的意思了,我说的绑架日本人。。。。。。。”马晋宁还想解释,又被崔老蔫给打断了。
“这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还听郝满足说过后来发生的事!
当时由于姜家人要把自家金银细软也装到棺材里,所以电台根本放不下,于是电台就没有带出城。
因为姜家人反咬一口,国民党特工成了贪图姜家财产、意图绑票的众矢之的,泉阳城内也就没人愿意帮他们做事了。
可是国民党好不容易拥有了一支“深入虎穴”的游击纵队,那是要大力宣传的呀,没有电台、怎么把他们“浴血杀敌”的事迹传播出去?更关键的是,没有电台,高层怎么英明领导、亲自指挥游击纵队作战?没有高层的运筹帷幄,游击纵队怎么可能取得一个胜利又一个胜利?
国民党高层给泉阳的国民党特工下了死命令,必须如期把电台送出泉阳城,把电报员安全送到章铭山部!
电台可不是个小东西,加上干电池组、手摇发电机,两个大藤箱才勉强放下,随身携带是不可能的,只能另想办法。
国民党特工试图收买长途汽车站的修车工,想把两个藤箱固定到长途汽车底盘上,带出泉阳城后,再找个地方把车拦下来,修车工贪图那笔赏钱,于是就答应了。
泉阳的国民党特工负责人,也算是个谨慎的人,他找了两个一样的藤箱,装上一些走私物品,交给了那个修车工,修车工趁着晚上没人,偷偷把两个藤箱绑到长途车的底盘上了。
第二天上午,长途车按时出发了,可还没出泉阳就露馅了。
泉阳城门有一条石质的门槛,并不高、也不影响汽车通行,所以日军也就没费劲去拆除它,但由于汽车底盘和地面之间多了一个藤箱,汽车通过的时候、门槛就把藤箱撞碎了,东西掉了一地,虽然案子是按“破坏经济统制”的民事案件结案的,但从那以后,除了日本人的军车,就算是牛车、马车,鬼子也让伪军爬到下面检查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