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我们,走松鼠运了!”萧问天点点头说。
“OhmyGod!OhmyGod!(噢!我的上帝!)”凯丽一边在头上胸前点划着十字,一边转身向四周看去。
“那两只小松鼠呢?”婷婷低头四面寻找着。
“一到了这里就看不见它们了,也许,它们回家了吧。”萧问天的心里,一千个一万个感激着那两只小精灵,要不是它们,或许,他们就会永远迷失在那片死亡雾区里了!
刚才的一幕犹如梦境,内心的挣扎犹其激烈,更像是一场阴阳之间的生死穿越!
“咱们快点走吧,先离开这个地方。”萧问天解下大家绑在腰间的绳子。
脱离了险境,婷婷和凯丽精神一振,只觉得周身充满活力!
走了一百米左右,一条溪流清晰地出现在视线里。他们已经走出了雾区,周围的一切完全恢复了状态,一派清山绿水的景象!此时,已是黄昏时分。
顺着溪流往上走,二十分钟左右,进入了一片针叶林,溪流从中间流过,把针叶林从中隔开,两面高山耸立。举目远眺,绿色的针叶林分隔成了两片海洋,散发着舒心的凉爽!
溪涧的宽度足有六、七十米,但流水也就两米左右,水流不急,清澈见底,无数的鱼类逆水向上,犹如冲浪的感觉。
萧问天选择了一处合适扎营的地方,招呼婷婷和凯丽卸下装备,又四周巡视了两圈,捡了一大堆的枯树枝,在营地的前后各燃起了两大堆的火。
“趁着现在的天色还没暗下来,你们俩先去洗个澡吧,我在这搭好帐篷再过去。”萧问天动手把装备拿出来。
他刚把帐篷扎起来,就听到婷婷喊道:“老爸!我们洗完了,你快过来吧,这里很多鱼!”
萧问天往火堆里加了几段大点的木头,戴上军用匕首,拿了毛巾和衣服走了过去。
俩个女孩正在欢呼着捉鱼,把刚才的紧张状一扫而空。
“老爸!这是什么鱼,好大一条!”她们开心地大喊着,已经捉起一尾大鱼丢在岸上了。
萧问天走过去看了看在岸上活蹦乱跳的大鱼,足有三、四斤的重量,有点像鲢鱼,却又不是。心想在这样的极地里,由于环境的造就,无论出现什么?都不以为怪了!
溪水很浅,但鱼很多,或许正是赶着黄昏的时辰吧,鱼们正在争先恐后地向上游冲去。让萧问天不由得暗暗感叹:这一路走来,多得了食物无缺,而且还都是大补之品,否则,以这样的处境,后果将不堪设想!
三人很快就捉了六、七尾五、六斤重的大鱼,感觉也够了,太多了吃不完、浪费,也不好带,反正在原始森林里,食物资源都会很丰富。萧问天用匕首把鱼杀了清洗干净,让两个女孩子把鱼搬过去,然后洗了个澡,洗去了一身的疲惫,顿觉精神倍爽!
天色完全黑下来了,原始森林里各种野兽的叫声彼此起伏,透着阴森森的恐怖。
两堆大火在帐篷的前后燃烧着,大火映红了半个天空,足以震慑到企图来犯的山精野兽。三个人围坐在火堆旁烤着鱼,婷婷和凯丽相互着向对方请教各自的语言。
“妮(你)们说的桃源记到底是什么?”凯丽用中文问道。
“TaoHuaYuanJi“isoneoftherepresentativeworksofTaoYuanmingawriteroftheChinesewritersintheEasternJinDynastyItistheprefaceofthethePeachGardenpoemThisarticlethroughtheclueoftheWulingfisherman‘swhereaboutsconnectstherealityandtheidealrealmandshowstheauthor‘spursuitofagoodlifethroughthedepictionofthepeaceandhappinessofthePeachGardenandthefreeandequallifeofthethePeachGardenTheidealandthedissatisfactionofthereallifeatthattime(《桃花源记》是中国东晋时代的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快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现实生活的不满。)”婷婷好不容易翻译完了这段话,她这段时间来的英文水平虽然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但一次翻译太长的一段还是感到非常吃力。
凯丽细细地听着,不住地点头,当她听完婷婷的翻译后,感慨得一字一句地说:“我觉得,我们、一路走过来的,都是桃花源!”
萧问天点点头赞道:“凯丽说得非常正确!这里太美了,陶渊明同志《桃花源记》里的情景,肯定没得比!”
“uncle!(叔叔!)妮(你)们的、陶渊明,肯定、没到过、这里吧?”凯丽双手比划着,好不容易说完了这一句中文,心里也不由得自感得意!
婷婷哈哈大笑:“他当然没来过啦,我们仨是这里唯一的游客!”
“uncle!(叔叔!)妮(你)能讲讲、这个、陶渊明的、故事吗?”凯丽问道。
“对呀老爸!我只知道《桃花源记》,可还真不知道关于陶渊明的故事呢!”婷婷了也附和着说。
“好吧,今晚就跟你们讲一讲《桃花源记》,是在一种什么样的环境下创作出来的。”
萧问天一边烤着鱼,一边慢慢地说:“年轻时的陶渊明本就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
他怕说得快了凯丽听不明白,所以放慢了说话的节奏。
“那个时代的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像陶渊明这样一个祖辈父辈仅做过一任太守一类官职,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到了义熙元年,他坚定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八十一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归隐田园,躬耕僻野。”
“那,后来呢?”凯丽听得入了迷,听到萧问天语音一停,立即就忍不住发问。
“比我还急!”婷婷忍不住好笑。
萧问天清了清喉咙又继续说:“后来,陶渊明虽远在江湖,但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的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棉被闷死晋恭帝。”
“这一连串的变故,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
“但他却无法改变、也不可能干预这种现状的发生,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萧问天感慨地叹了一声!
“这个陶渊明、他、现在、住在哪里?”凯丽一本正经地问道。
萧问天和婷婷相互地对望了一眼,忍俊不住哈哈大笑,婷婷更是笑得捂住了肚子东倒西歪!
凯丽被笑得莫名其妙,知道自己问了一个非常滑稽的问题,但又不知道错在那里!耸了耸肩膀,忍不住挠着头也笑着问道:“怎么啦?”
婷婷一拍她的肩膀,笑着说:“陶渊明同志是古代人,离现在很久了。”
“古代人?有多古?”凯丽挨着头问。(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