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亚洲岛国经常发生强烈地震,并伴随引发海啸,波及之处,人员伤亡惨重。而台湾周围的海域,因处在地壳构造中大陆板块的边缘地带,地震也频繁发生。震波所及,福建沿海居民一年当中也能感觉到好几次震度大小不一的“地动”。在这些地震讯息报道频传的时候,人们不禁想起了“沉东京,浮福建”的古老传说。
每逢农历正月初三或六月十八,一年中发生两次最大的潮汐,深沪人皆之为“大流水”。当潮水退尽后深沪后山尾端大屿外面便隐约可见到一块很规则的长方形巨型石碑静静地躺卧在水底。石碑表面遍布海苔、牡蛎,颜色暗黑,上面依稀可以见到镌刻着“东京大路”四个大字。在石碑旁边还有一条像是由条石铺砌的大路,从水底朝东向外海延伸。附近居民都说这条大路直通东京。渔民在这一带海域撒网捕鱼时,经常会打捞起一些古代的断砖残瓦,以及各种式样特别的壶钵。
相传在很久以前的一个夜晚,半夜里突然风雨交加、雷鸣电闪,接着大地剧烈地震动起来,于是,一座繁荣的城市“东京”就这样沉没到海底。而福建却很幸运,像一艘大船在地震的震浪中漂荡浮动,没有跟着沉没到海里去。这就是“沉东京,浮福建”的传说。传播所及,北至温州,西至崇安,东到台湾,南到广东、海南岛以至南洋一带,凡有闽南人聚居之地,无不盛谈之。而传播者又讲得娓娓动听、证据确凿。有的渔民甚至还说,风平浪静的凌晨,在船舱内有时可以清晰地听到鸡鸣狗吠以及人语声,极似是从远处海底传来的,仿佛那些沉到水中的人畜依然如常在那里生息繁衍。
无独有偶,在石狮蚶江海边,现在还有一块石碑,高2米多,当地人说,昔日碑上刻着“往东京大路”5个大字。因长期海边风沙磨蚀,风化严重,上面字迹已经模糊难辨;在惠安的峰尾,现在也还有“东京大路”四个字刻在石坡上,面朝大海,石路一直通向海里去;在晋江的西滨、陈埭、安海,泉州的后渚,惠安崇武的大岞、小岞,漳浦的杜浔、古雷,也都曾有“东京大路”的碑刻,有些石碑甚至在抗日战争时期或解放初期都还存在。
那么,东京究竟在哪里呢?它是什么时候沉没的?如果是日本的东京,则它依然存在世上;如果是宋朝的东京(就是“清明上河图”上的汴京,现在的河南开封),那它也没有沉没。人们不禁要问,到底沉没了哪座城市?
原来,南宋末年,蒙古人的铁骑大举南下,一路势如破竹,宋兵抵挡不住,节节败退,国土大片沦陷。为逃避元兵的入侵,宰相陆秀夫带着幼主赵昺来到福州,以后又迁移到福建东山岛东南一座叫做兄弟岛的岛上称帝,并在岛上搭建临时的都城,建筑规格一如原来的国都东京。人们怀念故国,就仍然称这座临时的都城为“东京”或“小东京”。随着南宋遗民的大批流入,“东京”日益繁荣,交通发达,舟楫往来不绝,沿海一些地方都刻碑指引方向。然而悲剧还是发生了。在一个风雨交加的黑夜里,正当人们熟睡之际,大地突然剧烈地震动起来,大地震套着小地震,同时还伴随着强烈的海啸,兄弟岛犹如一叶扁舟,在惊涛骇浪的大海中颠簸不已。诸大臣见势不妙,急忙抱着小皇帝登上大船向南驶去。那些来不及上船的老百姓们,随着整座城市,还有偌大的岛屿,就在阵阵的大小地震中,沉没到**大海之中。
在福建东山县的县志上曾经这样记载着:“苏峰山(在东山岛东面临海)对面文华山,俗传宋帝昺南临,将都南澳(在广东),筑此为东京。地遂缺陷为海,自山腹下向海,莫穷其际。今城牒犹存,海中尚有树木竹丛,潮退海静,滨海人驾舟往取之。”
而在福建的崇武说古中也有相关的记载。当地人都说早期的岞山并不临海,往东走还有一大片肥沃的土地,在那片土地靠海的地方有个很繁华的集镇,名叫“东京镇”,但是后来那个集镇在一次大地震中沉入海底。
据文献所载,南宋末年(公元13世纪),曾有过一次海底大地震,地震带是通过东山岛附近的。这样看来,“东京城”也许真的就是在大地震中沉入大海。在广东沿海,也广泛流传着“沉东京,浮南澳”的传说,内容与此大同小异,只是把“浮福建”改为“浮南澳”即“浮广东”而已,同样引起许多对此感兴趣之士的考证与寻找往日的踪迹。而在深沪,间或也有些本州府有识之士或文史爱好者慕名而来,相邀本地故交老友驾小船往探,然茫茫大海,何处寻求?询问诸老渔民,或曰曾亲自目睹,或曰只听传说,实未见之。
由此还引出这样一个传说,有人说沉没的是一座古老的集镇,还有集镇后面的一大片森林和高山。有人说集镇沉没了,但是旁边的那片森林和高山并没有沉没,而是成了一座会飘移的孤岛,时常出现在海面上,说那座高山里埋有远古海贼王们的宝藏。
在18世纪初和19世纪初期,海盗的宝藏一直是海盗们和探险家们的热门话题,有人说那些是著名的海盗王威廉.基德的宝藏,也有人说那些宝藏是中国远古海贼王们的宝藏。宝藏到底是谁的?这对那些探险者们和海贼们来说并不重要,只要是宝藏,他们都感兴趣,因此那些被欲望冲晕头脑的人们时常游弋在太平洋海域,他们对那座传说中的黄金岛充满了奇妙的幻想,幻想有一天自己能幸运地找到宝藏,和海贼王威廉.基德一样从此过上人间天堂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