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耀武"太平洋
**战争后,美陆战1师返回苯德莱顿兵营,担任海军陆战队战备值班师,充当美国在海洋部队的马前卒,尤其是充当在太平洋实施军事扩张的战略机动部队。
该师在和平环境下,仍然长期坚持开展高标准、高强度的军事训练。该师选拔新兵条件非常苛刻,标准高于普通陆军。兵员整体素质较高,入伍后即接受全面的严格的体能和技战术训练。
部队每年举行一次射击比赛,并广泛开展各种业余射击活动,倾力培养百发百中的神枪手。根据**战争的教训,部队特别注重培养军官在各种复杂地形和气象气候条件下,分散独立作战能力,分别开设有寒带作战训练中心和沙漠作战训练场,分期分批组织官兵轮训,着力培养其雪地行军、防冻救治、山地攀登,山地进攻、方位识别和沙漠地区生活的作战能力。
该师对军官训练高度重视,设有专门机构训练各级军官以提高登陆作战的组织、计划和指挥能力。
该师从1968年起,实施战备训练演习制度,频繁组织各种演习以检验战术即海上机动部队的训练成果。营以下部队每年进行演习几十次,团和师一级部队也要组织一至两次演习。演习科目多、范围广、标准高,以提高海上作战的机动性和登陆作战的能力为核心。
他们还在**战争中,陆战一师就多次用直升机运送部队,初步尝试了"空军机动"战法。战争结束后,部队继续进行这方面的试验和研究。
从50年代后期开始,把直升机垂直登陆和空中机动作战理论引入自己战术指导思想中,编成内配备直升机,进一步提高了登陆空间能力,丰富了作战手段。
该师还特别注重进行所谓的"传统教育",每年新兵到部队,都要对他们大讲特讲部队的"辉煌战绩"和"英雄人物"的事迹,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优越感。
针对太平洋为主要的作战方向的特点,该师常年保持对该地区地理和政情、军情的密切关注。
1959年1月,他们开始对,驻冲绳的陆战3师定期进行轮换,每年轮换六个营,以便使官兵熟悉太平洋地区的地形、气候、水文情况,提高战场适应能力,取得与当地盟国作战的经验。
60年代,美国在与苏联全球争夺中,数次启用这支海上劲旅。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军调兵对古巴实施陆海空封锁和进逼,陆战一师五团奉命组成第五远征旅,开赴加勒比海,准备对古巴实施军事入侵。
再此以后,印支半岛形势愈益紧张。陆战一师明显加强了森林和反游击战演练,并频频举行以**东南亚民族解放运动为背景的大规模演习。
如19**年举行的"冬夜"演习,就设想进行在东南亚某"友好国家"发生"亲共产主义革命"的入侵。联合国干预未果,陆战一师受该国以"合法政府"之邀请,出兵前往"援助"。
19**年,越南战争爆发,陆战一师很快卷入其中,在太平洋上又逞"雄威"。
1965年8月,美陆战7团和第11炮兵团到达越南。次年1月和5月,美陆战一师1团和5团赶到后,全师部队合成一股,编入第三两栖作战部队。
在越战中,陆战一师主要是在岘(xian第四声)港及广南省和广信省和承天省一带作战,先后参加较大规模战斗近10次,自己统计打死越南人民武装近万人,但自己也多次被坚强不屈、英勇善战越南人民打得落花流水,遭受了重大损失,伤亡超过10万人。
1971年4月,他们撤出越南,在太平洋上它又栽了一个大跟头。
第6节 施威科威特
海湾战争是陆战1师战后打响的第三场战争,也是它最为得意的作品。
海湾危机爆发后,陆战1师作为首批派出部队,在1990年9月上旬,他们就漂洋过海到达到了沙特。在它的战斗编成内有五个陆战团、一个轻型装甲营和两个坦克营及其它支援分队。
这五个陆战团是赫赫有名的陆战一团("熊爸爸"特遣队)、陆战七团"棒小伙"特遣队)三团("芋头"特遣队)陆战三师的战斗四团("灰熊"特遣队)陆战四师的十一团("国王"特遣队)总数超过2万人。配备M60-A1坦克110辆、各种装甲车数百辆。陆战五团编成第五陆战远征旅,配属给海军两栖攻击集团,在海上游弋,执行其他任务。陆战一师与陆战二师编成第一远征部队,部署在沙特北部,正对科威特方向,在侵略科威特、伊拉克军眼皮底下摆下千军万马。
1991年1月17日,毁灭性的空袭行动先行打响,陆战队加紧了准备发起地面作战进攻。
2月10日,陆战一师派出精干的侦察小组潜入科威特,成功捕获一批伊拉克军的俘虏,还缴获了一些文件,进一步查明了当地地形及敌情。这是美军地面部队第一次进入科威特。
2月中旬,远征部队主力从驻地向北开进,进入进攻出发的阵地,摆开了强大的进攻阵势。
陆战部队的任务是担任东集团主攻,在阿拉伯军队配合下突破边境筑垒地域,消灭科威特境内的伊拉克守军,收复科威特。同时,他们要以自己强大的声势,造成多国部队在此主攻的假象,吸引伊拉克军的注意力,为美军第七军的中路主攻拉开空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