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共有35000名美军在奥马哈上登陆,坦克、卡车、和自行火炮源源不断的开上海滩向纵深挺进。这一天,步1师在敌人狂轰滥炸、火炮子弹密集冲锋登陆时损失了2500名官兵,在5个登陆场中是受损失是最惨重的。
7月25日,美军集中上陆部队,发起代号为"眼镜蛇作战",一举突破德军设在科汤坦半岛上与内陆连接处的"圣诺"防线打开了进入法国北部平原的大门。
第3节强渡莱茵河
1944年8月以后,战火迅速在西欧大陆蔓延,西方盟军与以雷霆万钧之势,由西向东横扫法国北部平原,再转比利时、荷兰,直捣德国本土。
步1师在美第一集团军编成内,他们向东疾进,势如破竹,收复一座又一座法国城市。9月,进入比利时,途中追上两个溃退的德军师,将其歼灭,俘虏17000人。11日,步1师的先遣侦察队进抵比利时、德国边境一带的齐格菲防线外围。
齐格菲防线是西欧境内的与马其诺防线齐名的防御设施。它修建于1936年至有1939年,从北向南绵亘于德国与荷、比、卢、法毗邻的边境地区,**5280公里,纵深35到75公里,由2个至3条防御带组成,遍布着由钢筋混凝土或铁甲屏护的轻重机枪火力发射点,号称"西部壁垒"。在盟军步步逼近的1944年秋,它成了希特勒拒敌于国门之外的主要屏障。
步1师16团c连在9月11日到达这里后,当天下午就在斯托尔伯格附近越过边界进行侦查,成为西方盟军中第一支踏上德领土的部队。
1944年10月中旬,美英法军队对其格菲防线发起一次大规模的进攻。盟军出动2200架轰炸机、1200大炮对德军防线狂轰滥炸,开辟通道,步兵随后发起进攻。
新任师长安德鲁斯将军(西西里战役时任师炮兵指挥官)率步1师加入柯林斯的第七军编成,充当第集团军的先锋,在亚坤地段展开攻势。
进攻开始进展顺利,但在抵达特根森林地带的齐格菲防线时,遇到了凶猛抵抗。德军凭借修建在土丘、岩石、树丛间的许许多坚固的工事为依靠,以密集的交叉火力,层层阻截,大量杀伤美军。
一师官兵冒着枪林弹雨,拼命冲向一个又一个德军阵地,一排排人倒下,一排排人接着冲上去。这种顽强的战斗场面正印证我们中国伟大的领袖**的战争理论"在战争的目的中,消灭敌人是主要的,保存自己是第二位的,因为只有大量消灭敌人,才能有效地保存自己。(《论持久战》)
战斗中,森林里硝烟弥,漫杀声四起,弹片、乱石、木屑不时的伴随着震耳欲聋的爆炸声飞向天空。
盟军飞来赶来支援,但因为天上云层太厚,地面森林覆盖的住攻击目标,无法准确向敌人投弹。对德军未能造成多大损失,反倒误炸了自己的人。
最后,他们用了整整三个星期,1师才将德军肃清,将战线向9.6公里挺进。
此战消灭德军近万人,而自己也损失了数千人。16团个两个整天连被打光,因为在这牺牲的人太多,这个森林因此得名"绿色地狱"。
盟军其他各路人马也遇到了顽强的阻击,最后只有向前推进到鲁尔河一线,被迫停下来,没能够实现进抵莱茵河的战略目标。
12月中旬,不甘失败的德军孤注一掷,集结重兵在法、比、卢交界处的阿登地区发起猛烈反击,企图将盟军赶回西线。盟军在突如其来的打击下,他们陷入混乱,一线阵地大部分失守。
步1师作为第一集团预备军队,在危急时刻被调往前线,坚守北部防线。官兵们掘壕固守,怀着对徐尔特根森林阵亡将士复仇心愿,奋勇射杀向阵地扑来的德军,三天之内击毙3000多人。各路盟军协同作战,最终粉碎了德军的阿登反击战役。
进入1945年,盟军对莱茵河一线的"西线壁垒"再度发起全面冲击,步1师与82空降师并肩携手,冒着漫天大雪,沿着崎岖的山道,穿越阿登北部山地,插向德国境内。
三月中旬,他们前至到德军西部主要河流莱茵河,到达河西岸的雷马根。在这里,美军第九装甲师已于3月7日成功夺取了鲁登道夫桥---,这是莱茵河第七座桥梁中唯一被盟军完整夺取的桥。
3月16日,上级将一面1918年由卡宾上校带过莱茵河的美国国旗交给师炮兵第五营营长莱德利中校。当晚,莱德利抗着国旗跨过大桥,到达河东岸。
步1师主力浩荡的开到了莱茵河,随即投入巩固桥头堡的战斗。德军出动了12个师的兵力向桥头堡扑来,还调来了重炮、飞机、浮雷和蛙人,甚至向大桥发射了11枚V-2导弹---这是德军唯一一次在战场上使用的这种导弹,德军要拼命夺回或炸毁鲁登道夫桥。美军以四个师的兵力进行阻击,步1师坚守在阵地上,一天之内击退了德军14次进攻。第一集团军在河东岸稳稳的站住了脚,虽然后来大桥在战火中坍塌毁灭,在但美军已经在河上架桥六座浮桥,把两岸牢固地联在一起。
四个月以后,步1师又参加了围歼工业区德军B集团的军群的作战。接着横贯德国中部,向东挺进,进入捷克斯洛伐克,清剿德军残余,最后根据美苏达成的占领区划分协议,奉命在姆尼乔夫停止进攻。至此步1师结束了在二战的全部战事。
在四年战斗中步1师总共作战443天,参加大小战役几十次,荣获军团勋章(单位)20枚,荣获勋章(个人)16枚荣获奖章之多、参战之长,在美军各师团中名列前茅,而它所付出代价也居美军前列,共伤亡20659人,几乎相当于一个整师!
战争结束之日,部队中参加过北非作战的老兵已不足百人!
1955年,步1师结束了在欧洲的服役履历,返回本土堪萨斯州赖利堡驻地,在美陆军参加的欧战中,它是最后返回本土的一个师。
写到这里,笔者想起(德)梅林津《坦克战》的话:"战士的坚强性和他们的精神状态,永远是作战的首要因素,常常比兵力、兵器的数量都重要。"
(本节止,欢迎阅读本章第4节惨败湄公河、第5节耀武波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