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一百二十五章 满座俊彦候一人

第一百二十五章 满座俊彦候一人

“足下便是崔公?”在帐门口等了有一会儿的李善道,瞧见于志宁领着数人来到,不等他们到得近前,主动前迎,略微打量了下跟在于志宁最近处的这人,先叉手为礼,热情笑道。

这人三十多岁,白面蓄须,黑幞头,圆领袍,腰围革带,玉佩叮当,佩剑,足着软底靴。

像是被李善道的年轻给惊奇住了,这人楞了下,才慌忙还礼,说道:“仆崔义玄,谒见将军。”

客套词,李善道说得已是相当熟了,顺嘴就来:“远远望之,公气度不凡,便知必是崔公无疑了。公之清名,善道久仰。上次途径贵郡,往乐寿去时,便思与公一见,奈何军务倥偬,不得机会。今日终得在此相见,幸甚幸甚!”转视另外几人,笑道,“却不知这几位是?”

于志宁介绍说道:“敢禀将军,此数君皆是与崔公共襄义举,劝定武城令献城的县内名士。此两位是义玄公的族兄弟,崔氏大房之苗裔,名讳龙藏、智藏;此位张君,名讳文焕,其族父便是拾囊不昧、慎数马足之张大夫也;此位房君,故魏之平东将军房公苗裔,讳易从。”

清河郡的著名士族不少,其中又以武城的名族为多。

而武城最有名的士族,主要就是崔、张、房三族。

于志宁领来的这几人,人数不多,可是武城的这三姓名族,却都包括在内了。

却原来,武城县和漳南县一样,又是不攻自降。

不过献城的过程与漳南不太相同,比之漳南投降的干脆利索,武城的投降稍微有点波折。

原本,武城令是没打算投降的。

通守杨善会能征善战,武城令对杨善会抱了很大的希望,认为武城是清河县城北边的藩篱,杨善会肯定是不会不救,而杨善会只要来救,武城的危险局面自然也就解了。

结果,却在昨天傍晚,崔义玄等联袂求见於他,给他看了一封私信。

信是范郡丞亲笔所写,信里明明白白地说了,虽然他是百般请求,杨善会执意不肯发兵援武城县,在信中,他建议收信人趁着“李贼”尚未正式围攻武城,不如赶紧逃来清河县城。

看完这封信,武城令如遭雷击。

崔义玄等趁机劝他,薛世雄三万精锐,都不是李善道的对手,况乎武城一城?如果杨善会来救,也许城还能守住,可杨善会压根不肯来救,如此,外无援兵,强敌临城,只怕无论如何都是守不住的。与其城陷成擒,闻李善道有仁义之名,非张金称此类残贼,何不献城以降?

一边是郡中不救,一边是县中的右姓士人愿降,再加上,李善道在武阳郡赈济百姓、揽用士人、重用武阳丞元宝藏的门客魏征、盛志等,还有冠氏长于志宁等一干武阳郡的降官降吏的宽仁行为,他亦有风闻,於是,彷徨了阵后,索性就听了崔义玄等的进劝,乃献城投降。

简言之,武城之降,范郡丞的信是首功,崔义玄等的推动是大功。

听罢于志宁的介绍,李善道给足了崔龙藏等面子,一一的与他们叉手见礼。

崔龙藏等还礼不迭。

李善道笑道:“帐外非叙话之所,公等请入帐中坐。”

不先入帐,亲手掀开帐幕,请崔义玄等先入。

崔义玄等人哪敢先进?推让不已。

末了,还是李善道先进了帐中,于志宁与崔义玄等鱼贯跟入。

帐中坐定,王宣德指挥吏卒奉上汤水,侍候在下。

李善道再次打量崔义玄等,见他几人多是白白胖胖,纵有不显胖者,也是皮肤白皙,一看就都是养尊处优,即便於今已然乱世,也是从未吃过什么苦头的,——与黎阳仓城外、行军道路上所见到的那些蓬头垢面、面黄肌瘦、目光呆滞的饥民们相比,简直两个世界的人!

可世道便是如此,两个世界,又有什么办法?

而且,虽然感情上,李善道更倾向的是那些受苦受害的饥民,但在而今的这个时代背景下,他理智上很明白,对他事业上发展,更有帮助的却是这些养尊处优的士人们!

因而,表现出来的态度,就更加热情和敬重了。

武城崔、张、房诸姓,又以崔氏最为知名。

这个崔氏,就是有名於世的清河崔氏了。清河崔氏共有六个房支,分是大房、小房、青州房、鄢陵房、郑州房、南祖房。崔龙藏、崔智藏兄弟,于志宁介绍过了,是大房的族裔;崔义玄是南祖的族裔,族兄弟三个,俱是汉末被曹操赐死的大名士崔琰的子孙。

崔琰,李善道当然是知道的,在闲聊中,听到说他们族兄弟三人居然均是崔琰之后,李善道就有点奇怪了。他不是不相信崔义玄兄弟的话,崔琰就是武城人,他们这一族,几百年都在这儿住,说他们是崔琰的后代,李善道不疑;但于志宁明明介绍过了,崔龙藏、崔智藏是清河崔氏大房的后代,与崔义玄不属一支,怎么却全都是崔琰的子孙?便将此疑问了出来。

这一疑不问还好,一问出来,崔龙藏兄弟面色登时略变。

兄弟两个互相看了眼,没人出声。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