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的这一**改革举措,其实是大有必要。
首先,类如杨坚在位时,先曾复胡姓为汉姓、后曾下诏忌“胡”字,凡以“胡”为名的物事、名称等,悉改“胡”为别字的这两个在**、文化上一扫胡氛之举动,通过改“州”为郡,等同是恢复了秦汉惯例的在地方行政上的“郡县制”,彰显了隋室是继承秦汉之正统。
其次,通过此举,杨广延续杨坚的政策,进一步打击了地方士族的势力。晋朝确立九品中正制之后,在州郡皆设有中正,州为大中正,郡为郡中正,以掌举荐之任,北朝历代随着逐渐汉化,为笼络北地士人,效仿晋制,也在地方设了中正,杨坚的改**为两级时,已是减去了其中一级的中正,但原本的州中正却还存在,杨广经此改革,将这一级的中正也给去掉了。
再次,改州为郡,不仅仅只是把州名改成郡名,同时,州府,也就是改为郡之后的郡府,其衙内的各个行政机构、诸多官吏,跟着也都做了些改革,有的淘汰了,有的合并了,有的可能也是改名了。简言之,这不是一个仅把“州”改为“郡”的皮毛改革,杨广之此改革,实是一个大手术,是对杨坚**改两级之此改革的进一步的、深化的改革。
最后,通过此一改革,不合杨广心意的一些郡县长吏,杨广捎带手的,把之也都罢免了,换上了他信任的人选。对他这个新继位的皇帝言之,此亦是稳固他政权的一个重要辅助措施。
今虽海内大乱,而实此杨广,在他继位之初,他却绝非是昏庸之主,只从这一他对地方行政单位的再度改革,即可看出,他当时诚亦是胸怀壮志,俨然是以秦皇汉武之功而为他的目标!
只可惜,杨广高贵出身,一直顺风顺水,也没经历过什么挫折,因乃他既不察民情,视万民只为实现他的壮志蓝图的工具而已,不顾民之生死,又一遇到挫折,就灰心丧气,难再振作,如似鸵鸟,自暴自弃,遂乃而今天下之形势,已是渐至糜烂,不可收拾矣。
对杨广其人,李善道本是不太了解,只在前世时,从书上看到过,说是此人好大喜功,残民虐民,到了这个时代后,经由对这个时代的一些**、经济方面的改革措施等的了解,并及对杨广继位前的一些事迹的了解,他逐渐地发现,杨广其实也是个挺复杂的人。
他不是通常定义上的昏君。
可要说他是明君呢?像后世的崇祯帝自慨的那样,本非亡国之君?他也不是。
归根结底,性格决定命运。
隋室之所以杨广才继位十二年,便至今日,大部分的原因,都是因他的性格造就!
由杨广,李善道曾又想到李密、翟让。
要说起来,李密、翟让之所以后来分有那样的结局,细究之,又也何尝不是他俩的性格原因?
……
却只说李善道本是要回酸枣,王世充攻灭格谦、罗艺称霸幽州的两个消息接踵到后,他敏锐地意识到,北方的义军局面可能会随之再出现重大的改变,这改变必会影响到本部义军接下来的发展,因他暂时放下了回酸枣的打算,改在新郑继续驻留下来。
每日与徐世绩、单雄信,特别是徐世绩议论北方时势之余,他紧张地关注着北方局面的演变。
主要关注的对象,不是罗艺。
罗艺离得太远,和李密也没甚么交情,他即便是称霸在了幽州,对瓦岗义军的影响不大。
重点是王世充。
王世充统兵数万,已灭格谦,那么底下来,王世充会往哪里去?会接着打何处?
是北上打罗艺么?
又或者,李密参与过杨玄感之乱,是朝廷的头号通缉要犯,现下李密、翟让两部又据在荥阳、襄城此地,近邻东都洛阳,近来声势大张,王世充会沿黄河南下,改而前来进攻李密、翟让?
王世充及其所部的消息,尚未打探得知,两北一南,接连三个有关义军的消息又传将到来。北边传来的两个消息,一个是窦建德的消息,一个徐圆朗的消息;南边传来的一个消息,是杜伏威的最新情况。紧随这三个消息之后,王世充的消息也随之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