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内阁!
国朝最高权力中枢。
设一位首辅,总理一十三省政务。
设一位次辅,总理六部衙门事宜。
设群辅数人,参与政务、衙门事宜决议,有建议权、投票权。
遇事不决,红笔入宫御批。
分六部!
废除已有九卿制度,分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设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
吏部,主掌国朝全体官员升降、封爵、恩荫等相关事宜。
户部,主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禄晌银及一切财政事宜。
礼部,主掌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之事。
兵部,主掌全国军卫、武官选授、简练之政令。
刑部,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
工部,主掌全国工程事务,土木兴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寝供亿之典等。
立总督!
改各州最高长官为总督,职责仍是执掌地方军政大权,但增添一项,每隔三年,各州总督必须入京述职。
开科举!
选才制度,察举制逐步取消,转为开科取士之法,分四级。
院试(即童生试),各地考生在县或府里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的一种考试,也叫初试章试。
考中者,称秀才。
乡试,各地秀才入本州治所参加正式科举考试。
考中者,称举人。
考取首名者,称解元。
至此,考生已有做官资格。
会试,各地举人前往京城参与中央考试。
考中者,称进士。
考取首名者,称会元。
殿试,科举考试最高一段,择优异进士入宫考试,由皇帝亲自出题,不论成绩好坏,皆不黜落。
择一、二、三名,分状元、榜眼、探花,提拔重用。
科举全程采用糊名制,审卷未完成前,任何人不得启封,违者,斩。
四大国策。
涵盖选官、选才,比现有的察举制完善无数个档次。
“妙!”
“太妙了!”
荀攸沉浸其中,不由得拍手称赞。
内阁的存在,构成皇帝与文武百官之间的桥梁,极大促进君臣关系。
六部,从周朝建立就有,职能混乱不堪,如今分门别类,朝廷办事效率起码提高一倍。
总督,属于封疆大吏,上了任多多少少会有天高皇帝远的想法,增加述职环节,既能给地方官员压力又能解决地方官员佣兵自重的问题。
科举。
是四道国策中,最为精髓的,通过开科取士,以考生能力选才,给人的感觉,平等。
糊名制,完美解决了考生家世对阅卷考官的影响,给人的感觉,平均。
子曰:人不患寡而患不均。
荀攸能预见到,此项选才制度推广开来,天下才子踊跃进入朝堂,为国朝发光发热的景象。
“陛下,这四项国策,是哪位高人创立?”
荀攸看着四道国策,如看绝世珍宝,来源于对知识的渴望,让他想见一见创造者。
沧海遗珠啊。
“陛下,此人若入朝为官,当为国朝内阁首辅!”
荀彧推崇道。
虽然未曾谋面,但他似乎能想象到创造者的绝世智慧,简直是古往今来第一人。
“你们觉得,这四道国策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