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布国朝各个角落。
就不信查不出军方新制器械的来源。
“艹(一种植物)!”
指挥使大人发现,卢大儒调整了位置,从上而下看着他,眼神一半鄙视一半俯视。
心态原地爆炸。
想抽出随身携带的天子剑,冲上高处与卢大儒来个真人决斗,但对比两人武力后,指挥使大人选择转身离开。
这世上怎么会存在这样的人?
文,是国朝大儒。
武,是军方主将。
真就不给年轻人留点活路。
……
德阳殿。
朝会已然开始。
出身国朝四大顶级世家陈家的嫡子陈群,在好友大农令荀彧、少府府丞荀攸联名推荐下,进入朝堂上奏。
“陛下,臣曾走访大汉十三州,洞察国朝选官制度,即察举制,有缺陷之处!”
青年陈群初次上朝,毫无忐忑惧意,侃侃而谈道:“从国朝建立之初,察举制为国朝选拔出无数英才,但随着国祚长存,逐渐被门阀、豪强利用,“贤名”、“孝名”、“才名”,可以人为创造!
臣殚精竭虑,翻遍无数典籍,结合古今选才之法,终归纳出一法!
其名:九品中正制!
制度内容皆在竹简中,请陛下、请文武百官阅览!”
“嗯?”
刘宏眉头微皱。
九品中正制,凡是文史类专业出身的学生,就没有不知道的。
评定官员能力定为九品,“上上,上中,上下……”
评定时,根据官员品行、能力为主,家世为辅三方面综合来定。
此项选才制度一经推广,官员品行、能力就成了次要的,家世成为了评官选官的主要内容。
虽说,这制度特别标注了,设立督察评选的中正官。
但中正官是人担任的,是人就会有私心。
这份私心,最终,导致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正史上,魏晋南北朝,由此坑了大量寒门有识之士。
如果说察举制,得利者是豪强、门阀、世家。
那九品中正制,得利者,只有世家。
一代又一代的经营,世家最终会把除自身之外的所有人,全部踢出局。
“朕就不看了,传阅给诸位爱卿。”
刘宏摆了摆手,示意近侍太监拿给文武百官,这个坑寒门无下限的制度,不可能在大汉朝推广开来。
阅览。
自然也就没必要了。
“陛下,臣觉得,九品中正制较之察举制,选才更加完善,于国于民,都将是福祉,您应该看看的!”
司徒袁隗率先看完,眼中精光一闪而过,走至大殿中央躬身道。
顶级世家汝南袁家出身,多年官宦沉浮,他迅速意识到这条制度推举开来,对整个世家阶层带来的巨大好处。
毫无疑问,他站了出来。
“陛下,臣附议司徒大人之言!”
当朝三公之一司马大人杨修,紧随其后看完,坚定不移站到了袁司徒身后。
弘农杨家,虽然不是国朝顶级世家,但也是赫赫有名的大世家,有好处,当然要占。
“臣附议司徒、司马两位大人之言!”
“臣附议司徒、司马两位大人之言!”
“臣附议司徒、司马两位大人之言!”
……
博陵崔家、琅琊王家、荥阳郑氏、兰陵萧家等诸多世家官员,纷纷站了出来。
有文有武,占了朝堂的半壁江山。
朝堂,起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