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到这,无数古人的眼眸顿时一亮!
“大基建时代?基建?他要将整个国家推倒重新建设吗?”
“好大的魄力!这人真的太强了!每一步都是在让这个国家变好!”
“我们的华夏也有这样的大计划吗?”
“所以,他到底做了什么?”
无数人报以强烈的期待,他们很想看看罗斯福口中的大基建,到底是什么。
天幕中,内容揭开。
【在8年的时间里,他雇佣了850万人,铺设了16000英里的供水线,生产了3.8亿件衣服,新建修缮了125000座建筑,和总长65万英里的公路..】
【从华盛顿的动物园,到德逊河下的林肯隧道,再到金格姆河谷的防洪工程,美利坚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新政的印记。】
【8月14日,罗斯福又推出了社会保障法,给美利坚人,第一次带来了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
【到1935年年底,罗斯福新政,已经让美利坚面貌焕然一新。】
【失业率从22.9%下降为14.2%,GDP增速连续两年超过11%,国民收入增加了34%。】
天幕中,伴随着旁白的讲解,视频中划过一个又一个,罗斯福时代,所修建的基础设施和工程。
而事实上,作为一个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的猛人。
罗斯福的这套“以工代赈”的法子,是意义重大的。
学过马哲的人都知道,**制度,天生就是带着一个顽疾出生的,那就是生产过剩。
什么叫生产过剩呢?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一栋价值200万元的房子,它是由两部分组成的。
第一部分:50万元钱的成本(包括建筑物资和机器折损)。
第二部分:150万块钱的劳动力。
一个工人将50万的建筑物资,变成200万元的房子。
那么他所投入的劳动力,就价值150万元。
可是资本只愿意支付他50万的劳动成本。
那么剩下的100万元,就叫做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就是资本家,剥削广大工人的秘诀。
资本家将这价值200万的房子,卖出去换成200万的现金。
他再用150万的现金,去购买75万的原材料,和75万元的劳动力,再进行生产。
这就是资本扩张的底层逻辑。
资本想要完成扩张,就必须要保证自己200万的房子,能卖出去。
可是在这个社会中,资本只是少数,工人是大多数。
可是工人将自己的劳动力出卖出去,只获得了50万元钱,他们怎么能买得起200万的房子呢?
如此一来,那多出来的150万价值,就是生产过剩。
而在这种情况下,资本有两种选择。
一个是扩大再生产,让更多的人卷入这个行业。
那么他们就可以把房子借贷给工人,购买他们未来的劳动力来搞生产,提前把他们未来的50万元给他们。
让他们用未来的劳动力,来购买现在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