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户们这边原本有百户来镇住局面,地方官府还不敢做得太过分。起初,他们只是找些借口增加摊派的次数。然而,等到原来的百户调走,上面还没有任命新的百户时,局面就发生了变化。因为我平时和他们没有交情,他们便趁机采用大斗换小斗的方式来收取粮食。军户们自然不服,多次发生冲突。每次冲突都是一场大战,开始时是对几个军户进行殴打逼迫强夺,后来有些户所里的其他人看不过去,就帮忙打跑了他们。再后来,他们增加人手过来抢夺。这一次,我听说后决定领头与他们对抗。
朱棣听完后喝了口水说:“”你们丢脸丢到家了,连群衙役都打不过,别人就是知道你们的底细所以觉得根本就不用动用上层,直接来人抢就是!你们要是打的赢,别人敢这么嚣张吗?再是有后台,那些勋贵页不可能对军士横征暴敛,”
张武听了这句话后,本来要发火,可是一想朱棣说的对,脸羞红的低下头不敢多说一句。朱棣说,现在暂时不说这些,事情已经发生,要想如何解决,我才来,地方官府还吃不透我,所以短时间内还不敢来,等到他们打听好消息,就会尝试来干一次,如果还是这般不中用。接下来就真的任人拿捏了。你去通知各个总旗和小旗晚上来我这里开会,白天不耽误大家的农活,马上要秋收了。我们趁这个时间定个计划出来。
张武领命而去,朱棣叹了口气,感觉自己心真的很累,如果要选择,自己干脆当个咸鱼算了,一个凤阳就是这样,全国呢?怪不得明后期,北方出军阀,南边出东林党,都不交税,都要中饱私囊,兼并土地,换作自己在那个制度下都要这么做。说不定原身朱棣当了皇帝后发现不对劲,干脆逃避,只打自己的仗,把国政推诿给自己的儿子,认真做个征北大将军。
朱棣随后详细的把自己在这里看到的和打听到的情况记录下来,让人一并给朱元璋送去,他暂时没有能力从大局上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把情况先说给朱元璋,让他自己去头疼和决断。而朱棣就先把这个百户给整顿下,以此为基础组建自己的护军。
晚上,朱棣在自己的居屋召开了会议,朱棣首先一针见血的说:“关于前日打架的事情,我已经了解情况,对与错我在这里就不做评价了,但是我想说的是你们丢脸丢到家了,作为大明军队,居然连群普通衙役都打不过,难怪别人要上门来欺负你们。”
他顿了一顿,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继续说道:““你们战斗力如此的原因,我大致也明白了。你们被命令自给自足,士兵及其家属终日忙于耕织,自然无暇进行系统的训练。而且这里地处内地,没有战乱让你们去实践战斗技能,所以战斗力自然会有所下降。相比之下,官差们平时负责维护治安、打击不法之徒,他们在团队作战方面自然比你们更有经验。”
他顿了一顿,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继续说道:“所以靠一个两个如张武这般的猛人,是打不赢的。我们需要从整体上提升我们的战斗力。”
朱棣继续说道:“当然,现在马上要秋收了,我知道你们的苦衷。而且,问题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也不能急于求成。所以,我们先定个小目标。那就是,如果那些衙役再敢来强征粮食,我们就要让他们受到教训,让他们看到我们都要绕道走。”
他的话语充满了决心和信心,仿佛一股激流在众人心中激荡。他们纷纷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们知道,从现在开始,他们将不再是被欺压的对象,而是将团结起来,为了自己和家人的未来而努力。
会议在一片紧张而有序的氛围中迅速结束。朱棣以其果断和高效的风格,不给众人留下任何讨论的机会,明确指出了这次大会议定的方针。他强调,即便是小旗这样的基层单位,也必须无条件执行上级决策,不得有任何异议。
朱棣的这一决策,体现了他对军队纪律的严格要求。他深知,一支强大的军队,必须有着严明的纪律和高效的执行力。因此,他决心从军队这个源头开始,培养一种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作风。
对于来自后世的朱棣来说,朝堂上那种冗长而繁琐的议事方式简直是一场灾难。他无法忍受每个人都可以对大小事务发表意见,朝会从早上一直持续到下午,冗长而无果。这种低效的议事方式让他感到昏昏欲睡,只有他的父亲,那位精力旺盛的帝王,才能应对这种漫长的朝会。
朱棣的改革决心坚定,他要改变这种低效的议事方式,提高决策效率。他相信,只有这样,才能让国家更加强大,人民更加安居乐业。他的这一决策,也在军队中逐渐形成了习惯,为后来的明朝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