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字的请求,在李氏的骂咧声里无疾而终。
担心李氏火气未消,直到翌日清晨大丫仍战战兢兢,唯恐做错一步。
今日县里官员要来收秋粮,宋家人起了个大早,将稻米称了又称,再三确定交秋粮的量。
晌午时分,宋二叔从村长家回来,不等走进便道:“地点定了,在梧桐村的社学前,那里空地大,摆的下。”
李氏听得皱眉:“我们村口那片也平整,往年都放得下,今年怎么换了?”
“官老爷定的,村长也没法子,说是让附近几个村都去梧桐村交。”宋二叔亦是叹了口气,在本村交粮,可是比外村方便得多。
他拿起扁担,挑起两箩兜往外走,“时间不早了,赶紧搬过去,听说官老爷已经在路上。”
若早知在别的村,早早就该往那边搬了。
“到哪里了?不会快到梧桐村了吧?”杨氏着急起来,忙背起旁边装满稻谷的硕大背篓,急急朝外走。
去晚了,若让官老爷们不高兴,那一脚不知踢得多重。
李氏拿着称也欲赶过去,想想不放心,回头吩咐道:“大丫,你再装半背篓,多拿些过去以防不够,来回难得跑。”
“好!”大丫忙应了。
李氏再次嘱咐:“把鸭子赶去河里,就赶紧背过来。”
大丫点点头,提着的心终于落了地,看来李氏昨晚的火气已经消了。
她迅速拿出背篓装了小半背篓谷子,拿着竹竿、牵着宋元,将鸭子赶去河里后,转道向梧桐村走去。
梧桐村与杏花村只隔了一座山,翻过山就到了。
社学临宗祠而建,占地广阔,中央是讲堂,旁边辟两斋,左斋建祠供奉圣人孔子,右斋则是夫子坐馆休息的地方。后面还有号舍、厨房、茅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