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坤出了门,贺松也出去了,要去查看旱情。
旱情太重了。从去年秋季下了几场透雨,冬天没见雪,春天没下雨,一直到现在。气象局说是几十年来最旱的一年,老年人也说如此大旱实在少见。
凭借去年秋天的透雨,豌豆、胡麻等夏粮总算长了起来,但也快干枯了。只有道路沿线长势不错,那是厚土集团为了吸引游客,花巨资拉水喷洒。
山杏也一样,花大价钱把水拉到山下,再组织老百姓担水浇了两次。当然,只是让游客采摘的山头浇了水,其他的就无法顾及了。
山杏、豌豆等只是让人看到了希望,要靠这些挣钱还得两年。能让老百姓见钱的还是羊和荞麦,再就是农家乐。
农家乐只能养活少部分人。像刘俊娥这样的并没几户,大多数还在起步。贺松让合作社协调贷款,给这些农家乐一定的支持,最起码别让赔钱。
不让出山了,但是今年养羊户还是比去年多了不少,羊只数量也逐渐恢复到去年秋季的水准。有了羊圈,砍草喂养,合作社也帮忙买草和拉水,养羊人心中不慌了。当然,最主要的还是销路和价格,这是刘贵光这些人的底气。
最大收益还是荞麦,家家户户都能享受。只是如此大旱,贺松忧心忡忡,每天要给气象局打几次电话,同时也在想其他办法。
贺松跟水保站商议,如果再不下雨,就让中小型淤地坝提前开工,这样赵窝棚人还能打点工。孙站答应请示局里,毕竟这需要资金。
又跟林业局联系,让多准备些苗木。去年秋季和今年春季营造的林木旱死了不少,得补植。同时请求林业局给点抗旱补助,最好能拉点水过来,救救新栽的林木。
林业局下拨了一批抚育管护资金,又组织了一批拉水车,每天给赵窝棚和西梁等干旱山区送水。贺松立即组织男女老少担水浇林,每人多少给点补助,挽救快要干枯的幼苗,也让老百姓有点收入。
劳累了一天,贺松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村部。
屋里太闷热了,从没有过的闷热,根本没法睡觉。贺松蹲在门口,准备一会去窑洞。那是神仙洞,冬暖夏凉,再热的天也是凉快的。
“主任,荞剁面,赶紧趁热吃。”强军走进院子,端着一大盆面,还提了一罐臊子汤。
“哎呀,有日子没吃杏子老师的荞剁面,真有点想了。”贺松接过罐子,蹲在院里开吃了。
“以后想吃就让做,反正天天得做饭,多几刀的事。”
“嗯,这我还真不会客气。”
“主任,副主任,乘凉呐……哎呀,咋这么香?嘿嘿……荞剁面……”常坤走进院子,鼻子一呼一吸的。
“去去去……跟刘爷爷吃去,这是我的。”贺松赶紧把罐子抱在怀里。
“咋那么小气?再说这么多面,你一个人能吃完?”
“咋吃不完?不一定够呢!”
“切!我吃过了,看把你吓的。”常坤蹲在贺松前面,直勾勾看着罐子。
“锅还没洗,我让再剁些。主任,给他盛一碗。”强军笑着。
“咱当兵的,始终都保持着战斗力,再干一碗没问题。”常坤接过饭碗,喜滋滋的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