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应元往他望来,两眼精芒暴闪,冷然道:“李翎!你老老实实回答我,你究竟是何出身来历,身体内流的是什么血液。”
李翎知道,既然要编故事,便绝不可犹豫,应道:“少主这么看得起李翎,我亦不敢隐瞒。
其实,我是流落到山区的秦人和土女所生的后代,这事我连陶公都没有明说。”
乌应元因有先入为主的想法,没有怀疑,思索了一会后,道:“假设我把芳儿许给你,你肯答应一生一世好好爱护她么?”
李翎大喜,旋又颓然道:“可是主人怎肯答应呢?”
乌应元不耐烦的道:“先不要理他的问题。”
李翎连忙轰然应诺。
乌应元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欣然道:“我欣赏你,并非全因你的绝世剑术,又或在对付马贼时,显露出来的惊人应变智慧,更重要的是你肯不顾自身,留后抗贼,让战友安全离去。
这种对主子忠,对朋友义的做法,才使我放心把芳儿交给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现在,这个只是秘密协议,除陶方外,绝不能透露给第四个人知道,包括芳儿在内。”
李翎隐隐感到他心内藏着一些计划,要借重他的智计剑术,低声问道:“少主有什么用得着李翎的地方,尽管吩咐。”
乌应元眼中闪过惊异之色,赞许道:“陶方果然没有看错你,只凭你这种观人于微的心智,将来必是叱风云的人物。”
他顿了一顿,喟然道:“爹真的老了,不知一切形势,正在急剧转化中。”
默然半晌,他又对李翎道:“自三晋建侯后,首着先鞭的是三晋赵、魏、韩里的魏文侯。
西方的秦、东边的齐、南边的韩楚、北边的赵,没有不受过他的侵略。
就连邯郸这么坚固的大城池,都给他攻破了,并占据了达两年之久。若非齐国出头,魏还不肯退兵哩。”
李翎那三个月间,常和元宗畅谈天下事,接口道:“可是,跟着魏兵被齐国的吴起大败于马陵,然后秦、齐、赵接连对魏用兵,使他折兵损将,还失去了大片土地,声势大不如前了。”
乌应元对他的见识大为欣赏,点头道:“邯郸并没有多少人有你的见地。李翎告诉我,在列强里,你最看好是那一个。”
李翎不用思索的道:“当然是秦国,最终天下都要臣服于秦人的脚下。”
他心中暗笑:不但邯郸没人有我这种识见,恐怕整个战国都没有人可像我那般肯定。
乌应元身躯一震,缓缓道:“我虽看好大秦,却没有你那么肯定……凭什么你会有这个想法?”
李翎差点哑口无言,幸好灵机一触,道:“关键处在于东方诸国能否合力抗秦,只看目前燕赵之争,便可知大概。”
乌应元道:“你说的是‘合纵’和‘连横’了。”
………………
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
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这是战国时代,政策的两大极端相反方向。
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
战国中期,齐、秦两国最为强大,东西对峙,互相争取盟国,以图击败对方。
其他五国也不甘示弱,与齐、秦两国时而对抗,时而联合。
大国之间冲突加剧,外交活动也更为频繁,出现了合纵和连横的斗争。
合纵连横的实质,是战国时期的各大国,为拉拢其他国家而进行的外交、军事斗争。
合纵就是南北纵列的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强国,阻止齐、秦两国兼并弱国。
连横就是秦或齐拉拢一些国家,共同进攻另外一些国家。
合纵的目的,在于联合许多弱国抵抗一个强国,以防止强国的兼并。
连横的目的,在于侍奉一个强国,以之为靠山,从而进攻另外一些弱国,以达到兼并和扩展土地的目的。
当时的最著名的纵横家,除了苏秦、张仪之外,还有公孙衍。
最初,合纵与连横变化无常。
公孙衍、张仪、苏秦等人,游说于各个国家,合纵既可以对齐,又可以对秦;连横既可以联秦,也可以联楚,这就是所谓“朝秦暮楚”。
后来,因为秦国的势力不断强大起来,成为东方六国的共同威胁,于是合纵成为六国,合力抵抗强秦。
连横则是六国分别与秦国联盟,以求苟安。
秦国的连横活动,目的是破坏六国间的合纵,以便孤立各国,各个击破。
公孙衍曾于公元前318年,联合魏、赵、韩、燕、楚五国攻秦。
时人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后来,苏秦和赵的奉阳君李兑,也曾于前287年联合五国攻秦,使秦被迫废除帝号,产生了很大影响。
然而,张仪在秦推行的连横策略,取得了更大的成功,使秦惠王“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散六国之从(纵),使之西面事秦”,真正达到了通过连横政策的推行而兼并土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