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副景象,文雪柔不禁有些感叹,这颠三道士对小孩子还是很好的,经常采些野果给他们吃,而且能在这山上住下,怎么可能仅凭村里那时有时无的捐献生活?肯定要进山打猎才成,说不定也是个和四爷爷一样高明的猎手,只是那个时候年纪小,从来没往深处想,每次来这里,也不过是为了听颠三道士讲故事,和贪图不费力就能吃到的野果罢了。
文雪柔走进主观,倒也无意做些什么,只是偶然想起这一处地方许久没来,跑来回忆下而已。八座石雕每一座都和人等身高,立在坐台上,就算一棵青草大为不敬的立在了头顶上,也依然是默然无语。
文雪柔伸手在何仙姑身上摸了一下,毕竟是深冬,触感一片冰凉,再看手掌,染上了一层青绿色的青苔。
她在这里打量了一下,随后便进了后观绕了一圈,没发现什么有价值的物品,许多木制品——桌椅挂画之类都已经变得破烂,也就这前观的八座雕像因为是石头的,所以保存比较完好。
转了一圈,心中感叹完毕,文雪柔便出了道观,沿着石板路下山,在半路上遇到了出门找她的小妹,见小妹气喘吁吁的,显然是跑了不少地方去寻她,她便问小妹什么事,小妹倒是回答没什么事,只是想跟着走走而已。
文雪柔笑着摸了摸小妹的头,说道,那就走走吧!
于是姐妹俩便用散步的速度,将小时候常去的几处地方重温了一遍,偶尔想起年幼时的一些趣事,当做回忆说出来笑笑,倒是拉进了不少感情。
待二人回到家,已是中午一点多,家里文父文母已经出门去忙祭祖的事,俩人休息了一下,也一同出门去;小妹去找村里的姐妹玩,而文雪柔,自然也是去做自己该做的事了。
年前祭祖,虽然不是四年一次的大祭祖那么隆重,少了搭戏台,游村等一些事项,但依然是一件十分重大喜庆的事情,因为这件事,文家村的村民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家中除了留一个人照顾老幼之外,主要的壮力都加入了这场祭祖准备之中。
所以,当文雪柔换了一身耐脏的衣物来到村东头的祖庙时,看到的就是来来往往,忙的热火朝天的情景。
文雪柔往里面走,一路上遇到不少抬着器具和桌椅的人,有人见到她便含笑点头,有人则装作没看见,或是不认识一般,错身而过,她也各自视对方的表现而回以同样的表情;含笑点头的,她也含笑点头,装作陌生人的,她也装作不认识,反正这一路上大多数人还是对她比较友好的,这或许是因为她曾经是文家长孙,也有可能是因为文父——她爹文老大在文家村一向是忠厚老实,乐于助人,所以人缘很好的关系,但不管如何,这些人的表现,确实让文雪柔稍稍放宽了心,知道自己在这村里还是有一立足之地的。
她一路往里面走,很快就来到了祖庙跟前。
在祖庙一侧的一块空地上,已经架起了六个临时灶台,这种灶台就是用砖头围半圈,留一个进火口,然后上面放上大铁锅便成了。此时,灶台里烈火熊熊,一根根手臂粗的木材在里面尽情的燃烧自己,不时有青烟冒出,随后被风卷走。
六个灶台中,有三个大铁锅里放了堆叠在一起,足有一人多高的大蒸笼,里面正在蒸文家村的特色美食——竹包渣,这是一种用淀粉加入五花肉搅拌调味,然后用香竹叶包裹起来的食物,有点像外界早点铺里的糯米鸡,但个头更大,一个就足有排球大小,放在蒸笼里,要蒸上十几个小时。
在文雪柔到这里的时候,这些蒸笼才刚刚放上去,也就意味着要蒸到明天清晨,这期间必然要有人守夜,并不定时的加水,否则水烧干了,锅都会烧烂。
除开这三个已经在蒸竹包渣的大铁锅之外,另外三口大铁锅却只是在烧水,这水自然也是有用的,宰的鸡鸭鹅之类的,要用这热水来褪毛。
大冬天的,这六口大铁锅近前却是蒸汽弥漫,一片火热,呆久了都嫌热,不得不脱掉些衣服,或是干脆打赤膊,这也只有年轻小伙才敢这么干,年纪大的还是穿着点衣服比较保险,免得感冒了。
文雪柔的到来,很快引起了一群人的注意。
这群人一共有八个,有人打赤膊,有人穿着轻薄,但无一例外的身上都戴着围裙,表明这群人是这次祭祖的帮勺厨师。他们当然都认识以前的文志强,可现在,看到文雪柔时的表情却是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