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中犹以许慈、来敏、孟光和罗宪这四位太学博士最为震惊。
身为专业人士,他们自然知道注释五经的难度。
寻常读书人根本连想都不会有这种想法。
可是诸葛瞻不仅做了,而且做的还非常好。
如果单纯是五经注释做得好,这些人兴许不仅不会反对,还会庆幸大汉又出了一个海内大儒,一代学宗。
可是,诸葛瞻这里边夹杂的私货太多了。
正所谓我注五经,五经注我。
不加私货的注释是毫无意义的。
注释五经只是第一步,下一步诸葛瞻会把传习录捣鼓出来。
不过,需要修改就是了。
因为传习录是阳明先生的弟子辑录而成,许多内容都要做一番修改才行。
碍于时间关系,众人并没有细细观看,只是看了一个大概,即便如此,大部分也打消了驳斥诸葛瞻的想法。
为什么?
很简单,因为无从驳起,诸葛瞻注释的很多东西,甚至有种让他们自己茅塞顿开、恍然大悟之感,这还怎么驳斥。
于是众人眼光看向了四位太学博士,论经书造诣,整个蜀汉之中,他们四位都是最顶尖的了。
当然,还有一个被流放的谯周,众人默契的没有想起这个人。
许慈面目凝重的放下手中的经书,看向诸葛瞻:“诸葛思远,这是你一人所作乎?”
诸葛瞻笑笑:“瞻为主笔,杜文然、柳伟叔以及杜长基也多有出力。”
诸葛瞻这是要给自己的帮手扬扬名,毕竟这三个家伙以后还要给自己做苦力呢。
许慈顿时明白诸葛瞻的想法,这三个人自然是认识的,此三人虽颇好学,但是其绝无注释经书之能,但是许慈没有纠结此事。
“君候以弱冠之龄,便能注释五经,且能发前人所未发,令人读之不由眼前一亮,慈深佩之。”
许慈先是表扬了一下诸葛瞻,然后话风一转。
“然,注释之中颇多背离先贤本意之说,恐有误人子弟之嫌,还需校正一番方能通行天下啊。”
好家伙,这许慈也不是老实人,狡猾狡猾的。
这是显然看到打不过要加入了,甚至其中未免没有窃取诸葛瞻成果的想法。
什么叫校正一番?
由谁来校正?
当然是由他们这些太学博士来校正了。
校正完以后,通行天下的时候是不是要加上他们的名字。
作为颇有名声的大儒,把自己的名字放在诸葛瞻前面不过分吧,我们这是提携后辈呢。
而且你需要吹捧和认可吧,我可是郑学弟子,同门遍及天下呢,想不想要?
想要就得加上我的名字。
实际上这就跟现代大学的研究生导师一个德行,天下苦学阀久矣!
对于许慈的这种想法,诸葛瞻只能说,你在想屁吃!
“却不知哪里需要校正,还请许博士说出来,大家也好讨论一下,看看到底是谁的正确。”
这话顿时让许慈脸色变得难看。
实际上,他根本没有看出来哪里需要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