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可真够多的。”
跟董应举聊完涉及币制诸事,朱由校就被一封奏疏吸引,御史石三畏上疏,追论万历辛亥、丁巳、癸亥三京察,首劾李三才、顾宪成、曹于汴,并及赵南星、张问达、王象春等人。
看起来是件很小的事,实则背后掺杂的却不小!
京察即京官考察,始于宪宗年间,六年一察,在巳、亥年进行,在京四品以上官员考察后,或升或黜,由皇帝亲自裁决,五品以下的退休、降职、免职和革职各有不同,为了区别于考察外官的外计,又称为内计。
只这一封弹劾奏疏,就让朱由校明白一点,自己乾纲独断下做的决断,已经让阉党其他人坐不住了。
无他。
这个御史石三畏,正是阉党的一份子!!
尽管朱由校的心里清楚,这份牵扯深远的弹劾奏疏肯定是会出现的,毕竟阉党与东林党间的恩怨,不会因为大批东林党人被驱逐出朝堂,就宣告着自此结束!
不过在他特擢李长庚、毕自严、董应举等人后,石三畏就紧跟着呈递这份奏疏,这便不由得朱由校不多想了。
“留中吧。”
朱由校合上奏疏,随手丢到御案上,在御前服侍的刘若愚低首上前,将这份奏疏小心捧起,随后便单独放到一处。
东林党啊,看看有多少人想干倒你们。
朱由校倚着软垫,嘴角露出一抹嗤笑,对于万历朝就生出的恩怨,朱由校不想再过多的去想,眼下他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任何不安稳因素都不能出现。
尽管朱由校对东林党中的多数人,都没有任何的好感,不过要怎样处置,这事儿可不能任由旁人促成。
党争,贯穿了大明的历史,这背后代表的含义很纯粹,即争夺在朝话语权,继而确保自身及背后的利益。
洪武朝的淮西与浙东之争,彼此间的交锋可谓精彩纷飞,这也促成太祖高皇帝要逐步整顿朝纲,甚至前后缔造了几起大案,以血洗朝堂与地方,最终达到打压诸派,废除相权,拱卫皇权的政治目的。
毕竟那时候的大明,虽说问鼎神州,建立起稳固的统治政权,然而神州历经元鞑的野蛮统治,使得很多事情都变了,更别提从元鞑手里夺回的北疆,此前更是胡化严重,这藏在背后的暗涌太多了。
大明传承至今,有一禁脔始终没有彻底解决,那就是南北之争,即便是到天启朝,这一争斗仍未停止!!
洪武大帝起到的作用,绝非开辟王朝那样简单,而涉及神州衣钵传承的含义,被后世子孙严重低估了!!
“事情是做不完的。”
想到这些的朱由校,似有感慨的讲了句,随后便看向了刘若愚,“时下通宝银号被挤兑一事,眼下情况怎样了?”
“禀皇爷,苗头有些不太好。”
刘若愚忙低首道:“民间的挤兑加剧了,甚至出现很多流言蜚语,局势对通宝银号很是不利。”
“看来他们想搞的不止是通宝银号啊。”
朱由校一甩袍袖,双眼微眯道:“那英国公他们是何等反应?”
刘若愚回道:“据奴婢探查到的消息,这几日惠安伯多次牵头,商榷如何解决这股挤兑风潮,各家都拿出不少银子,这才堪堪稳住了局势。”
“不过一些人也有顾虑,觉得这样下去很容易崩掉,还好有英国公出面,才让这股苗头没有继续下去。”
“保持观望吧。”
朱由校面色平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