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松之再次拿起纸,又仔细读了第一首诗,连连摇头,“明天就让林凡来我这。”
不就是画么,谁没有吗?
袁松之除了喜欢诗词,也很喜欢书法绘画,他创作的画作非常之多,不比慧明少。
可以给别人题诗,就要给自己的老师题诗。
袁老爷子有看向第二首诗,“这首诗是在哪里抄誊抄的。
“宝元寺竹林的后墙上。”
宝元寺的竹林和那面后墙袁松之都非常熟悉,那片竹林长的很好,而那面墙上被题了很多诗,有是春风得意之人,有的是落魄不得志之人,但他们写的诗无一例外都是在赞誉竹子的同时又把自己比作竹子,夸一夸自己。
袁松之当然知道,并不是所有人真的都品行高尚,他们里的绝大多数都是自以为而已。
林凡这首诗很明显并不是再嘲讽竹子,而是在嘲讽那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文人们。
有趣,着实有趣。
“父亲,您觉得这个林凡如何?”
袁弘义本人非常欣赏林凡,不然也不会提前押宝林凡,招他当女婿。
但是他以前欣赏林凡是因为他的睿智,在断案时展现的水平,和谦逊识大体的态度,还有最重要的就是文才,有学识有文才再悉心调教前途一片大好。
一旦科考高中,再利用他的关系,林凡平步青云是迟早的事,关键林凡此刻还失去记忆,曾经的一切都不记得,背景干净,家庭成员简单,好拿捏。
袁弘义虽然在官场上算是中正不阿,但也想培养自己的势力,他还不到四十岁,绝不会在荣州刺史的位置久待。他就一个女儿,以后女婿如果在官场上有所建树,就是他最大的助力。
袁弘义被贬出京城明面上是他不结党营私,得罪了权力集团,其实就是被排挤出来了。他确实不愿与奸恶之徒为伍,但并不是不想得到权利。
可他对林凡的全部印象还是在他写《嘲竹》之前,好拿捏这个评价也是在这之前。
无论嘲竹是真的骂竹子,还是骂用竹子自喻人,都足以证明,林凡的不趋炎附势的个性,而且个性非常突出,敢在宝元寺的墙上公然骂人,还敢署名。这怎么看都不是好拿捏的性格。
袁弘义甚至觉得以前林凡表现出来的温和谦逊都是装的。
不过,尽管如此,袁弘义反而对林凡更感兴趣了。
把林凡拉到自己身边,不只是招婿这一条路。
既然林凡已经是父亲的学生,名义上就是自己的师弟,在外人看来已经是现在一队了。
所以他很想知道父亲对待林凡的态度。
袁松之捋了捋胡子,“为父有些遗憾,为何没有早些收林凡为徒。”
这是袁松之的心里话,如果早一点认识林凡,并将他收入门下,林凡现在的年龄应该都已经是状元了。
自从袁松之收林凡为徒后,给他布置了很多作业,说是作业其实就是需要看完背诵下来的内容。
因为林凡失忆了,别人寒窗苦读十年八年的内容,他需要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全都补齐,功课非常繁重。
林凡确实有诗才,但是科考又不仅仅有诗词这一项考试,所以林凡要补的内容非常多。
袁松之就是看重林凡的诗才收他为徒的,本来也没有对这次乡试抱太大希望。
别人读了十年的内容,怎么可能有人在一个月时间内熟读背诵?
事实就是,可能。
袁松之起初只是嘴上严苛,将家里的书一摞一摞的让林凡带回去,让他熟读背诵,第二天他就要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