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玉躺在沙发上打点滴,感觉精神清爽多了,但毕竟脸还浮肿,脸色猩红,痛苦自不用说了。人在痛苦时,有了少许安慰,即使很清醒也很萎靡,在一片嘈杂声中,一会儿便安然地睡着了。也许做了美梦,嘴角上挂着一丝微笑。
李部长和张村长开猴脑时,大家见证了猴子两度大难不死,便觉得此事罕见,十分蹊跷。有些迷信的村民觉得这猴子肯定成精了,不能杀。如果杀了,可能会带来灾难。候经理和小玉的小灾小难可能只是前兆,如果真杀了,说不定像几十年或几百年前的大鼠疫***等灾难还在后头等待着他们。于是,他们对猴子产生了莫大的畏惧,并胡诌乱编故事恳求李部长道:古代皇帝对犯人执行死刑,都实行“二不过三”的仁政,在刑场上,凡是二刀不能砍死的犯人,皇帝一律赦免他们。所以这次,他们希望李部长也赦免这只猴子,不要杀猴了。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猕猴半头妆露在笼子外面,卷蛐着身体在金色的笼子里。眼睛圆睁,放出机灵的光芒;鼻孔圆睁,嗅着周围人的气息;猴脸形也是红桃心,是粉红色的红桃心,但放大了若干倍。
李部长看了一眼张村长。张村长笑着对大伙说:李部长是稀客,难得上山一趟,我们应该用最珍贵的家乡特产招待最尊贵的客人,大家不用说了,继续开猴脑吧。
事到如此,李部长有些恼羞成怒,因为吃一只小小毛猴,居然差点误伤两条人命。如此草菅人命,还怎么保一方平安?如此执行力,还怎么让村民心服口服?李部长自告奋勇跟张村长说这一次由他一个人独自掌锤,以彰显其“一槌定音”的独门独技。
张村长门前院子里长着两棵大树,一颗桂花,一棵栀子花。今天,先是喜鹊站在栀子花树枝上喳喳喳地叫,后来是乌鸦登在桂花树杈上哇哇哇地叫。猴子仿佛预感到了今天要有什么大事情发生,但不知道是喜是悲。
桂花树,张村长每年修剪,高度一直定格在五米左右,既不耽误风景,又不扫坏屋檐。每年阴历八月,层层叠叠的绿叶上,星罗棋布着无数金黄色的桂花,既赏心悦目,又沁人心脾。若有兴致,执枝欣赏这些桂花,橘黄色花蕊旁分布着四片米粒儿大小的花瓣,它们好像特地来朝拜花蕊的,显得卑躬屈节,特别虔诚。花蕊上的长穗仿佛是古代官人峨冠上的两只弹簧耳朵,一拍一拍,向弯腰曲膝的花瓣频频示意,这些优美的璀璨的弧线从空气中划过,仿佛花香凝固的喷泉,令人浮想联翩,鼻子里涔涔地渗出思恋桂花香的黏液。
栀子花,正是盛开的季节。白白的大叶瓣簇拥着笑躺在粉绿色花托里,向满院射出一股股缠绵悱恻的浓香。今天乌鸦爪子就是薅住栀子花叫喊的,猴子听到了乌鸦的叫声,也闻到了栀子花的馥香。
猴子不喜欢乌鸦的声音。上次猴妈妈被金钱豹抓走的时候,乌鸦就是在树杈上发出的这种“哇哇哇”的声音。尽管乌鸦的叫声没有恶意,甚至是善意的提醒,但猴子已经习惯了喜鹊喳喳喳的欢叫,实在对乌鸦的哇哇哇啼叫没有好感,因为“哇哇哇”听起来太像“完了完了完了”。(看来这猴入乡随俗也懂汉语了)不过,喜鹊“喳喳喳”听起来也像“砸砸砸”(猴头)啊。小猕猴真的预感到有些大事要发生了,可能它真的要大难临头了。
既然李部长一定要开猴脑,一大家子人也没有什么多说了。猴子反正又不是自己家的,杀就杀吧。杀了,看看也好,涨涨见识,不枉一生为人。
李部长撸起袖子,解开衣领上两颗纽子,脖子在衣领里转了转,往手心里吐了一口吐沫,搓搓手,拾起那锃亮的银色红心小锤。他看着雪白粉嫩的猴脸,两只乌黑的大眼睛,半头妆,一半白,一半黄。他手有些发抖,但心中刚才恼羞成怒的怒还在,他要维护一个尊贵客人的尊严,他要维护“人是万物之灵”的尊严,他要为两位“准牺牲”的战友们报仇。他举起锤子,小猕猴害怕地在笼中挣扎,精疲力竭了,只好闭起了眼睛,坐以待毙。
锤子快落下了……
突然,大门外跌跌撞撞哭哭啼啼闯进来一个老妪,刚进门就跪下,一把抱住张村长的脚踝哭诉道:村长啊,我实在不该偷吃了你一罐猴脑啊!你饶了我家的小猕猴吧。张村长一看,正是刚才偷走猴脑的乐大婶……
各位看官,欲知详情,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