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诸公见是裴俊,心中稍定,好在不是吴懿、吴班之流。
裴俊与益州诸公关系还算融洽,如今陛下提出人口问题,对于东州诸公来说,也不算好事。
益州诸公大多面露得意之色,都以为裴俊这是一时按捺不住,要与陛下理论。
有裴俊出头,倒也省了益州诸公麻烦,况且前些日杜琼才卜卦说益州诸公需静观其变。
李世民见裴俊答话,笑着向裴俊点点头。
裴俊向陛下稽首道:
“陛下所言之事是否与昔日诸葛丞相北伐有关?
倘若这十年间,诸葛丞相只谨守汉中、永安两线,对外不连年征伐。
以诸葛丞相经天纬地之才,十年间专注与内,大力发展治理蜀中。
臣以为吾蜀中人口定然成倍增长。”
众人闻言,大多数人皆面露喜色,益州诸公甚至出声赞同裴俊之言。
李世民对此等局面,心里早就有了预期。
“哦?那依文杰之言,朕应当如何处置此事?”
“以臣之见,陛下可减轻蜀中赋税,令民休养生息。
加之如今四海无虞,经年累月,民安居,则人丁自然兴旺。”
“仅此而已?”
“回陛下,臣所言只是其一,也是最基本的。
倘若陛下有意与民生息,那臣所想其二便可执行。
如今吾蜀中各族皆依附吾大汉,各族人少,居住之地多为荒地。
陛下可令汉民进入各族所辖之地,或定居或轮流寄居,助其开垦荒地。
此举既能令蜀中税产更加充足,又可令各族所辖之地全面发展。
臣相信,如此一来,不出数年,便可见效。”
言罢,裴俊向陛下躬身一拜,便坐回席间。
李世民也不急着表态,只是笑问道:
“今日之事,诸公当如文杰一般,畅所欲言。
最后大家共同拿定主意,待来年朝会朕自会将讨论之事拟旨宣布。
关于人口问题,诸公可还有其他看法?”
益州诸公觉得裴俊之言已经十分到位了,既保住了士族利益,又顾及了陛下颜面。
于是益州诸公皆沉默不语,算是默认裴俊之言。
此时吴懿先是不解地看了裴俊一眼,而后起身道:
“陛下,臣有其他看法!”
堂下诸公闻言,皆再次惊异。
“想当初,陛下性情大变之时,往往是益州诸公在朝堂之上与陛下吵闹。
东州诸公几乎事事顺着陛下,怎的今日东州诸公却连续两人出来向陛下提出看法?”
益州诸公见此场面,更是满意,心想今日东州诸公莫不是酒醉吐真言?再也压制不住心中对陛下的不满?
李世民见吴懿又要出来说话,心中闪过一丝不悦。
以为吴懿等东州诸公为了士族利益,要食言转而反对自己。
“子远将军有何高见?”
“启禀陛下,臣以为,文杰所言差矣!”
吴懿刚起个头,堂下便哄乱起来。
“看来东州诸公意见并不统一啊。
不过吴懿如今乃陛下身边红人,又在东州士族中地位崇高。
此时站出来反对裴俊,倒也在情理之中。”
“难不成到最后还是得吾益州士族亲自下场与陛下争论此事?”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各自猜测吴懿心思,皆不知东州士族今日到底是何立场。
吴懿见众人不住地交头接耳,致使自己无法与陛下交流,不由眉头一紧。
李世民见吴懿几次欲开口说话,却都被堂下诸公讨论声压了回去。
又十分想知道吴懿是何立场,心中一急便拍案而起道:
“放肆!汝等怎的这般嘴碎?正值朝臣奉旨发言之时,堂下为何如此吵闹?”
堂下诸公被陛下这一声大喝,吓了一跳。
见陛下模样,大家不由想起了几个月前刚转了性子的陛下。
那时陛下便是这般君临天下之状,先救魏延、后囚禁杨仪、再砍李汉南……
“臣等知罪!望陛下息怒!”
李世民强压怒意,沉声道:
“再有无故喧扰者,逐出大殿,杖20!
吴懿,将心中所想继续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