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嫣闻言,白了一眼陛下,而后跟在皇后身边一言不发。
李世民见状,轻笑一声,摇摇头,便迈步向太后寝宫而去。
黄皓则是先陛下一步前往太后寝宫,将陛下行程告知太后,好让太后有个准备,以免突然而至,惊扰太后銮驾。
过不多时,李世民等人已然来到太后寝宫。
在此等候的黄皓赶忙迎上陛下,回报道:
“启禀陛下,太后正在寝宫正堂等候,陛下可直接入内请安。”
李世民闻言,略微点头,而后不做停留,直接领着皇后、张嫣去见太后。
及至前堂,李世民见一四十多岁的贵人端坐于榻上,知道此人便是吴太后。
李世民一边向前行礼请安,一边略微观察吴太后形貌。
只见吴太后却如先前传说之中那般,面如满月,一双丹凤眼神采奕奕,形态端庄,满面霞光。
一看便是大富大贵、旺夫之象,所嫁之人,有成为帝王之福。
“臣近日只顾朝中之事,却少来向太后请安。
如今朝堂稍定,臣怕太后宫中清冷,特意前来向太后问安。
还望太后莫要怪臣之前不孝之罪。”
吴太后闻言不由面露笑意,慈爱地说道:
“吾儿一国之君,当以国事为重,老身这里不需时常挂念。
只是吾儿莫要忘了先帝创业之艰辛。
如今当以民为本,广施仁德,令吾蜀中强盛,早日完成先帝兴复汉室之遗志。”
李世民连忙上前一步,恭敬地答道:
“太后教导,臣当铭记于心。”
看二人见礼寒暄已毕,皇后与张嫣便一同上前与太后施礼。
众人皆礼毕,吴太后将李世民招至身前,慢声道:
“今日吾儿既至,老身正有些小事欲与吾儿商议。
倘若无甚要事,吾儿不妨就此间与老身聊上几句?”
李世民本意就是来向太后请安,多与太后亲近,好令东州士族安心。
如今正巧太后有事相商,李世民随即便答应下来。
太后见陛下点头答应,微笑道:
“汝也莫要觉得老身啰嗦,如今天下三分之势已成,吾蜀中又相对贫弱。
又兼先帝与老身家族皆为外来之人,咱们若想稳居蜀中,只靠朝堂之上的手段是不够的。
汝当多多思虑,朝堂之外如何快速拉拢安抚益州诸公。
老身心中一直有些想法,或可为汝拉拢安抚益州诸公乃至其他各派诸公所用。”
李世民闻言不禁疑惑,没想到这久居深宫的太后,还有这等见识。
“臣愚钝,还望太后明示!”
“汝可知昔日先帝为何纳老身为妃,又为何立老身为后?”
“哦!太后所想,莫不是欲让臣以联姻之事,拉拢安抚朝堂诸公?”
太后闻言不禁喜笑颜开,赞许道:
“本以为吾儿前些日性情大变,乃宫中之人讹传,没想到吾儿确是英明之君。
此事老身只开了个头,吾儿便能想到老身心意,老身心甚慰之!”
经过吴太后这么一提醒,李世民心中豁然开朗。
不论先前解忧、乌孙等和亲公主,还是自己上一世文成、弘化等公主,皆为国家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往小了说,个士族之间互相通婚,不也是为了家族繁荣吗?
朕的敬哀皇后,不也是先帝为巩固皇权联姻张飞的吗?
思虑过后,李世民又与吴太后、皇后二人详细讨论了目前可联姻的人选。
太后见皇帝如此英明、孝顺,一高兴,便将此事大包大揽下来。
从此但凡有合适联姻的人选,太后都会先记录整理,而后交于皇帝定夺。
联姻之事定下之后,李世民见差不多了,便起身向太后告辞,领着皇后、张嫣等人离了太后寝宫。
行至御花园时,正巧遇到前往后宫寻找陛下的霍戈。
霍戈一见陛下,赶忙迎着陛下躬身稽首道:
“陛下,越雟郡战报至,同时您交代黄皓找寻的人方才也到齐了。”
李世民闻言笑道:
“看来朕的清静日子又要告一段落了,走,随朕前往金银殿,再将所有事情一一处置。”
皇后见陛下又要处理政务,很合时宜地向陛下告退。
李世民告别了皇后,振奋精神,领着黄皓、霍戈、张嫣等人向金银殿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