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表态结束后,李世民不动声色,只在心中盘衡。
象征性地激励一番后,李世民结束了与几人的谈话。
此时张嫣看众人皆走,面色不善,来到李世民近前气愤道:
“阿斗哥哥你倒是好脾气,那张翼言语之中颇有微词,不敢北伐就罢了,居然拿黎民生计、蜀中安危这种话来揶揄您!这……哎呀气煞我也!”
李世民先是拍拍张嫣的脑袋,而后胸有成竹道:
“小妹尽管放心,朕心中依然有了应对之策。能拉拢的,朕不会错过一个,不能拉拢的,朕也不会强求。但是之后他们的日子恐怕就不好过咯。”
张嫣不明所以,只好作罢。
翌日朝会,所有朝中大臣心中皆忐忑不安。
陛下沉寂了六七天,今日终于到了刺客之事见分晓的时候。
益州大臣之外的其它派朝臣,更多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都想看看陛下今日会与益州诸公擦出怎样的火花。
益州诸公则是各自又分成更小的群体,不再似以前那般团结一致。
加之昨日陛下召见了益州几名主要将领,更是让益州诸公之间失了信任,相互猜忌、相互提防起来。
李世民则是在龙榻之上稳如泰山,今日他为益州士族准备了一份“大礼”。
一切流程走完之后,黄皓并没有急着喊“退朝”,而堂下诸公也没有要走的意思,毕竟今日肯定有好戏看,谁都不舍得错过。
“黄皓,今日是益州诸公给朕答复的日子吧?”
黄皓听到陛下问话,赶忙回答道:“陛下英明,今日确实是调查刺客之事最后的期限。”
“既然朕没有记错,那益州诸公为何无人提及呢?”
堂下诸公皆默然。
李世民戏谑道:“不说话?那朕可就要以这几日听到的消息为准了。”
此言一出,堂下开始骚动,并且大多是益州朝臣在窃窃私语。
“我说什么来着?陛下肯定是知道了什么才会连续几天都不提此事。”
“李福、杜琼等大族代表尚且拿不出个结果,吾等小世家就更不用说了。”
这次的骚动,已不再似以前那般,众益州士族共同商议。而是变为关系较近的世家在一起窃窃私语。
杜琼当时代表益州诸公应下了十日之约,如今看到益州士族开始相互猜忌,甚至指责,本来准备好的一套说辞,此刻也不敢拿出来应对陛下了。
李世民见益州诸公已然自乱,随即笑道:
“既然诸公还需商议,那朕就先谈些别的。刺客之事,在今日早朝结束之前,必须给朕一个结果!”
李世民此时觉得益州诸公虽以自乱,但尚未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于是便准备在火上浇些油。
“昨日王平等诸公,在朕书房与朕说了一些话,朕深受启发。如今我蜀中紧要之事还是平叛,只有后方安定,民可安居,国家才能强大。”
看堂下诸公没有什么大的动静,李世民继续说道:
“朕欲着张翼、句扶二人汶山、越嶲二郡,主持平叛事宜。其余原平叛将领皆受二人节制。”
李世民说到这里,堂下猛然一片哗然。
看到此情景,李世民也适时停了下来,只是细心观察堂下动静。
“陛下突然重用此二人,莫非是昨日亦或者更早些时日,这二人将我益州士族的消息透露给陛下了?”
“哼!此等为一时之荣华,置吾等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小人,不配为吾益州士族!”
“此事也不可妄下定论,万一是陛下自己想提拔我益州战将为平叛出力呢?”
至此,益州诸公已然乱作一团,文臣猜忌武将,武将又无法解释。要不是在朝堂之上,恐怕益州文武都要打起来了!
李世民高坐殿堂之上,冷眼旁观,对他来说,刺客之事此时已经不重要了。
就让刺客之事永远这么悬着,让益州诸公猜不到自己到底掌握了多少信息。
只要此事未解决,益州诸公之间就会存在芥蒂。
迁延日久,中立或者心向朝廷之人,就会为了家族长久之计而想方设法在自己这里表忠心。
届时,益州诸公再也无法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朝廷,那时候也将是自己提拔嫡系、推行新政的最佳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