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步出来,看向文武百官,“皇帝病重,至今不露面,我等前去探望,却被皇后拦在外面,实在事出有异。”
另一臣子站了出来,“不能再这么下去,必得请皇后给个说法。”
接连又有臣子站出来附和。
太师看向邵公公,“劳烦公公请皇后娘娘前来,当面与百官说明。”
邵公公为难,但在众口下还是前去禀报。
琳瑶很快被请了来,她居于高台上,俯瞰着堂下众臣。
“皇上重染风寒,数日未能早朝,眼下还需休养,众位大臣静等便是。”
“皇后娘娘此言差矣。”
孟太师昂首挺胸,直视着女人目光,“皇上病重,朝臣何以不能前去探望?皇后娘娘几次阻拦让人费解啊。”
琳瑶淡然一笑,“皇上需静养,仅此而已。”
太师此刻已确定皇帝御驾归西,皇后不想揭开皇帝驾崩消息,太师也不再追问,这个现在不重要。
反正人已走了,早晚会公开,眼下重要的是另一件事。
“国不可一日无君,皇上一连数日不早朝,再这么下去朝堂怎么办?”
琳瑶不慌不忙,“孟太师所言有理,不论如何朝堂不能废。”
摆正姿态,一字一句朝众臣宣布:“皇上身子不适,不便亲政,君王以下口谕:此期间时晏皇子代替皇上临时执掌朝政。”
听闻此言,殿中迅速响起议论声。
这下孟太师彻底相信皇帝已驾崩。
这便是皇后的对策,天子突然暴毙,朝堂必会动乱,皇子年幼,皇后又没母族势力,孤儿寡母登基艰难,担忧其他亲王趁机行动,故暂不公开君王过世消息。
借着皇帝“休养”之机拖延,先让儿子亲政,待朝局稳定后再宣布皇帝驾崩。
孟太师抬起下颌,底气十足,“小皇子不过五岁,年幼稚子如何执掌朝政?”
琳瑶面不改色,“皇子年幼,自由本宫和百官辅佐,君王口谕,众臣遵旨便是。”
孟太师心下一哼,终于等到时机,长久以来对帝后积压的怨怼这一刻终于能倾泄。
“皇上病重,朝臣探望被娘娘阻拦在外,时至今日见不到君王一面,如今娘娘随口一句圣上口谕,事出蹊跷,让百官如何信服?”
“是啊。”一臣子接过话,“没有圣旨,仅凭娘娘一句话,其中到底是何无人知晓,让人不得不怀疑啊。”
“不光如此。”太师继续道:“朝堂之重,事关天下万民,江山社稷岂能由妇道人家与稚子执掌?皇后娘娘,到此时您还不肯说出皇上病情吗?”
“老臣斗胆猜测,是否皇上龙体严重,天子有恙?”
琳瑶不理会这个问题,“那依太师之意意欲如何?”
见对方执意不回应皇帝病情,孟太师不再揪扯,回到正题。
“娘娘执意不准臣子探望,我等不好忤逆,但天子无法亲政,真要临时掌管朝堂人选也该慎重。”
“我朝亲王有数位,个个成年,其中最尊贵者非裕王殿下莫属。”说着看向裕王,“殿下乃正宫嫡出,天子同胞弟弟,理应由裕王临时执掌朝政。”
琳瑶眉眼一挑,看向下方立着的人,“裕王殿下怎么看?”
裕王瞥了眼上头人,眼神坚定,难得的正经。
“本王对大权龙椅并无觊觎,但若朝堂需要,本王作为萧氏子孙自以大局为重,若百官信任,本王定肩负起国之重担,直到皇兄康复。”
琳瑶冷哼,“时晏是皇上嫡亲儿子,朝堂需要,自该由嫡子执掌朝政,皇上口谕以下,难道你们要抗旨吗。”
“娘娘口口声声君王口谕,谁人曾亲眼看到,又有谁亲耳听到?”太师一字一句铿锵有力,“且皇子年幼,如何让百官和天下信服?皇后娘娘声称亲自辅佐,难不成要牝鸡司晨?”
“眼下南方水患,灾民遍地,敌国虎视眈眈,战事一触即发,此等内忧外患,岂是妇道人家与幼子处理的了?”
说着面上闪过一缕轻蔑,“再者,谁人不知时晏皇子并非出生东宫,而是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