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些产业。
每个月,都能给韩林带来数亿元的利润。
如果换成银子,
那就是数十万两。
从这些产业开业到现在,
还不到一年的时间。
光是给韩林的收入,比以前齐国一年的赋税还要多好几倍。
至于现在,
经过韩林大力发展商业,同时全国各地展开大量的工程过后。
具体的税收数额,还不太清楚。
要到下次收税,才能体现。
除了齐国境内的事情之外,因为吞并了燕国,这段时间可把那些朝廷官员给累完了。
毕竟都是新吞并的土地,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处理。
但是韩林现在取消了朝会,自己又啥也不管。
朝廷现在又没有丞相。
这可累苦了六部官员。
至于军事上。
卫青、张辽二人,仍旧在赵国境内,和廉破对峙当中。
俗话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这种旷日持久的会战,
已经成了比拼双方国力的环节。
在这一问题上,
韩林表示小意思。
自己国内现在别的不多,就是粮多钱多。
区区八万人,自己养十年都养的起。
打!
往死里打!
又不是耗不起。
既然赵国喜欢耗,那就耗着。
反观对面。
赵国现在是肠子都悔青了。
尤其是赵帝看着每天,都要往前线运送大量的粮草辎重。
国库都快见底了。
他现在那叫一个后悔。
自己为啥就脑子发热,非得去救援燕国呢?
当时燕国那都半只脚踏进棺材了,现在正是早已覆灭,那些承诺的条件自然也没办法兑现。
自己还救个锤子救啊。
让他自生自灭不好么?
看看现在,
直接把赵国拖进了泥潭。
齐国只有八万人在前线,每天的吃穿用度也不是那么多。
现在还吞并了燕国,国力大涨。
这点消耗,完全是九牛一毛。
反倒是赵国这边,整整十七万大军。
每天要运往前线的粮草,都是天文数字。
问题是,
赵国也不是以产量著称的。
他们闻名在外,靠的是胡服骑射之后,军队的战斗力。
本就是半耕半牧形式的赵国,哪有那么多的粮草,打这种旷日持久的战争啊。
赵国。
邯郸。
这一天的朝会上,
听完大臣们的汇报。
赵帝满脸愁容道:“诸位爱卿,现在和齐国的战事,你们赶紧想想办法,有没有对策可以让齐国退军?”
对于赵国目前的问题,
他们心里自然清楚。
赵国丞相蔺湘林开口道:“陛下。”
“以当前的局势,微臣有两个提议。”
赵帝脸色大喜:“快快说来。”
“第一,便是命令廉将军主动出击,无论是胜是败,至少都有个定论。”
“第二,则是与齐国议和。”
听到议和两个字,赵帝微微皱起眉头。
蔺湘林解释道:“我军虽然经历了长林关的惨败,但并未伤及根本。”
“以目前的局面,齐国也无法扩大战果。”
“既然如此,两军就此罢兵,无论对赵国还是齐国,都是好事。”
蔺湘林口中说的议和。
显然不是割地求和那一类。
那种是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的情况下,被迫做出的选择。
但是现在,
赵国仍有一战之力。
继续打下去,
齐国也不见得能讨好。
现在议和,显然双方也都乐意见到。
赵帝微微点头:“好,那就依照丞相所说,有谁想出使齐国?”
(争取十二点前,在更出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