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拉两万斤?你开的货车?”
“开不进来,停在大路上,二姨夫,全村人一人背一袋子,背两三趟就背够了,只能这么来。”
一路上,秦川跟迪师傅想这件事,只能发动他们全村人一人背一袋子背到大车跟前。
宫家二叔拉回来思维,解释道:“永全家有五千斤,我家有一万斤,我七叔家再凑五千斤,这不就有两万斤了?可让全村人帮我们三家背货,他们不乐意呀!”
进了宫永全家院子,用大海碗喝茶水,商量这件事。
秦川给他们安顿清楚:“大姐夫,二姨夫,听我安排,你们村能干活能背东西的人都组织起来。
就背你们三家的洋芋,谁背得多我给谁的工钱多。
这一趟我拉顺了,我两天拉一趟,尽可能将你们村的多余洋芋都拉出去。”
宫家二叔转身跑,声音远去:“我去叫村长动员大家。”
发愁了半天的问题,秦家这小子一句话就解决了。
谁干活给谁发工钱。
二十里山路,老人妇人们,能干活的半大小子们都动员出来。
每人背一趟,两趟就背够了。
村里闹哄哄腾起一股白雾。
村长挨家做动员,往大路上背洋芋不但能拿工钱,人家秦老板还说了,每家的洋芋都能拉一趟,大家相互换工。
秦川的一碗水还没喝完,外面闹闹哄哄一群人进来了。
拿袋子的背背篼的。
七八十个能干活的人都被吆喝过来了。
秦川将自己的意思又给他们说了一遍。
三十岁男人扛着七八十斤,八岁小孩背着七八斤,老人妇人背三十斤二十斤不等。
五岁小孩用破衣服包四五个拳头大洋芋。
抱在怀里走在人群中。
黄龙坡宫家梁从村口到外面山坡羊肠小道,这一下午热热闹闹。
刚开始有七八十个人,陆陆续续一些人又加了进去。
一百多人,在羊肠小道上排成一个长长的队伍。
两个货车师傅一路上能想到这个情景,眼前真出现了,实在难以想象。
秦川拿出照相机拍几张照片,这片山区的农民怎么苦日子,几十年后的人不敢想象。
车上拉着几百斤西红柿。
秦川在各家门前屋后看过去一圈,黄瓜架偶尔看到了几处,没看见他们有西红柿。
秦川和迪师傅各背着五十斤洋芋袋子回到车子跟前,累得腰疼胳膊酸。
放平地秤,铁篮筐架起过秤,一铁栏筐过一千斤。
背来洋芋的人,车子旁边的西红柿随手拿一个吃一嘴。
秦川拽过来背了一趟的大姐夫,问清楚:“你们宫家梁能拉几车?”
“每家都有一窖,少说四五千斤,多说一万两万斤,都是县里领导瞎折腾人让种的。”
“这么多?”秦川呲牙难受,怎么可能拉完?
刚才村长答应他们,秦老板给每家都拉一部分,每家人都出来帮忙。
杜主任要一车给的高价,不可能要十车八车啊!
秦川觉得给自己找了一桩麻烦。
拉这一车,给干活的人付完工钱就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