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家的茶叶生意,在曾祖父的经营下,不知为何,总有些起起落落的势头。
生意好时,收入倒也可观,生意差时,几乎“门可罗雀”。这样的不稳定,导致了曾祖父的情绪,也变得时好时坏。
原本,曾祖母在大病一场之后,若是好好休养生息一番,那么,或者曾祖母能够更加长寿一些。
但是,一向尽心尽责,又勤勤恳恳的曾祖母,对于自家的各项大小事宜,从来都是尽力为之,用心打算的。所以,在长年累月的操劳过度之下,也不过一年的时间,曾祖母又病倒了。之后,在一个桂花正开的时节里,曾祖母还来不及吃上一口,她最爱的桂花糕,就这样离开人世了。
季家的生活,在曾祖母离开之后,可以说是越发不如从前了。
曾祖父对于季家的现状,非但没有采取任何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更是变本加厉地,做出了节省开支的决定。而曾祖父眼中“节省开支”的办法,就是让自己的儿子们不再步入学堂,以此来省掉这笔算得上是“大头”的花费。
通常,任何一个决定,若是涉及到好几个人,那么,每个人的反应,或多或少,都是有着些许不同之处的。
面对曾祖父所做出的决定,祖父和他的两个哥哥,他们的反应,就大相径庭了。
其实,早在季家的长子和次子步入学堂的第一年,对于学习之事,他们就十分头大了。若不是看在同龄之人,皆陆续进入学堂里头,他们不想显得太过“异类”,也不想与同龄之人无话可聊,不然,他们才不会想去学堂里“受苦”呢!
因为曾祖父的大儿子和二儿子,相隔不过两岁,所以,当初他们是一起进的学堂。
祖父因为年纪小,且比自己的二哥小上五岁,所以,曾祖母在世时,还特意交代过,让祖父到了年龄,就早些入学。然而,直到曾祖母离开人世之后,曾祖父都不曾提说让他步入学堂之事。
如今,祖父好不容易到了可以入学的年龄了,没想到,等待着他的,竟然会是这样的消息。这下,他就注定是与这读书之事无关了吧!
曾祖父的大儿子和二儿子,一听到这个消息时,不但没有任何的不舍和挣扎,也没有任何的感伤和遗憾。他们除了一开始完全没想到的震惊之外,剩下的,就是想要“仰天大笑”和“大肆庆祝”的开心与兴奋了。
不用再去学堂看先生的脸色了?不用再背那些看了就头晕的文绉之语了?不用再早起用功晨读了?不用再被其他人点名批评和比较了?
……
想到了这样多的种种好处之后,祖父的两位兄长,别提笑得有多开心了。
曾祖父将大儿子和二儿子的反应,一一看在眼里,对此,他点了点头,表示十分满意。他的心里还想着:儿子们认同就好,这样,自己就可以好好犒劳他们一番了。毕竟,读书这种事情,确实是难熬又辛苦呀!
本来,在两个已经读了几年书的儿子都表态之后,曾祖父是不准备再去问一问祖父对于此事之意见的。
一来,祖父从未进过学堂,对祖父来说,没经历过的事情,知晓的不多,更谈不上会有什么感情了。所以,曾祖父并不觉得祖父会有什么想法和意见。
二来,除了自己的大儿子和二儿子之外,曾祖父从未动过将小儿子也送入学堂读书的念头。
想当年,要不是大儿子身为季家长子,迟迟不愿入学,还是二儿子到了步入学堂的年龄之后,在有了自家兄弟的陪伴之下,大儿子这才愿意读书。不然,按曾祖父最开始的想法,他们季家,只用长子读书意思一下也就行了。
如果不是害怕旁人的闲言碎语,怕是连祖父的大哥,曾祖父都不会让其有步入学堂的机会,更遑论是祖父的二哥和祖父自己了。
对于读书能够出人头地一事,曾祖父是完全不相信,也是没有任何兴趣的。毕竟,他自己当年读书时,也没坚持几年,之后,就不了了之了。对曾祖父来说,读书一事,除了习得了简单的算术和认识了一些大字之外,其他的,就完全没有任何帮助和作用了。
但是,当曾祖父想到了曾祖母生前一再的嘱咐时,他的心里,也还是难得的感到了一丝的不舍和伤心。
当初,在曾祖父犹豫着要不要让儿子们入学时,曾祖母态度明确地表示:一定要让儿子们进入学堂读书。那样,他们的将来,才会有更多的可能。若是不读书的话,他们以后的路,怕是不好走,也走不长的。
那时的曾祖母,态度坚决,浑身上下,似乎透露着一种令人敬佩的威严感。对此,曾祖父在自觉理亏的情况下,很是认同地就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