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云:“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如果,外高祖父还健在,即使前方的道路再崎岖难行,再艰险难测,那么,曾祖母也定是会毫不迟疑地向那地出发的。
只是,事到如今,斯人已逝,尚存之人,就是想要有那样一个见面的机会,都已经是不再可能的了。
伤心?遗憾?悲痛?无望?这些感觉,这种心情,对曾祖母来说,那都是再真实、再的确不过的了。如果,不是因着还有至亲至爱的家人陪伴在身边,那么,重情如曾祖母,在面对外高祖父的骤然辞世时,她独自一人,又如何能够承受得住呢?
曾祖母虽然只是一个寻常的妇道人家,但是,她的内心,却是无比刚强,无比坚定的。
将三个儿子都托给邻居的周大娘照顾后,曾祖母和曾祖父就跟着车队,从沂水城出发,去到了外高祖父的安葬之处。
早先,他们收到了外高祖父托人带回季家的东西,里面,是外高祖父为季家积攒的银两,还有一些十分珍贵的药材和补品。这些,本来是外高祖父打算在下次见面时,送给季家后代的礼物。没想到,他却再也没有这个机会了。
曾祖父也不知是怕别人的闲言碎语,还是看在银两和礼品的份儿上,总之,这一趟远门,他确实是没有怨言地,随着曾祖母一同前往了。
一路上,十分顺利,但是,他们的心情,却是沉重而又伤心的。
生离死别之事,向来令人唏嘘,而多年未见的亲人突然离开人世,让远在他方的人,徒留悲哀与遗憾。
到了外高祖父的安葬之处,曾祖母和曾祖父第一时间就是到墓前看望。直到天色渐黑,需要尽早离开时,曾祖母这才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和曾祖父一起,去到了外高祖父生前暂住的屋子。
当晚,他们就在这间屋子里歇了下来。
小住了几日之后,曾祖母和曾祖父就启程离开了。
在此期间,不时会有村民过来送些吃的给他们,同时,也会将外高祖父为村民们所提供的帮助一一告知。听了村民们口中外高祖父所做之事,也看到了村民们的淳朴和热情,这样的结果,倒是难得的安慰了曾祖母的心。
离开这里之后,曾祖母和曾祖父并没有立刻启程回家,而是换了个方向,去到了曾祖母已经多年未曾回去的家乡。
之前,在外高祖父留下的书信里有提到,让曾祖母在得空时,回一趟老家,将家中的房屋和田产都给处理了。这样,换得的银两,能够补贴一下季家的家用。
一来,孩子们都渐渐长大了,不仅吃穿需要花费,最重要的,就是要读书习字了。所以,作为外公,对孩子们,外高祖父也算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心力了。
二来,外高祖父和曾祖母离开家乡多年,不说外高祖父即将辞世,就说曾祖母自己,日后,怕是也不会再回去了。所以,老宅之事,趁有时间,就尽早解决好了。免得到了将来,更是不能得空,去处理这件事了。
三来,出一趟远门实属不易,一路上舟车劳顿,长途跋涉。所以,当趁着时间和精力都还充沛,就将重要的事情给办稳妥了。这样,待以后回味起来时,才会更加明白尽早和尽力的必要与珍贵。
当曾祖母回到久违了的家乡时,心里,忍不住有些多愁善感起来。
自己的出生地,也是童年成长的地方,不知为何,有种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觉。这么多年过去了,自家的老宅并未朽坏,反而还有一种亲切温暖的感觉。
看样子,村长他们,确实将自家的房屋照顾得很好。对此,曾祖母的心里,是十分感激,十分高兴的。
对曾祖父来说,这里,是他第一次亲眼看到,亲自踏足的地方,也是他听外高祖父和曾祖母提起过的地方。对曾祖母的家乡和老宅,曾祖父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情。因为,在曾祖父看来,乡间的环境和构造,似乎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
出生在大城里的曾祖父,面对乡村之地,难免会有几分优越感和不适感。
在曾祖母还在怀念过往的难忘之事时,曾祖父的心里,却是想着:若是能够尽快回到沂水城,回到他们自己的家去,那该有多好啊!这外面的生活,稍微经历一下就知道了,实在是有诸多不便之处啊!
曾祖母当年住过的老宅,屋子的面积并不算大。四间房间,一个堂屋,一间柴房,一间灶房,还有一个小小的杂物间。
老宅有一个小的前院,曾经养过一些家禽,后院也不大,当年还种过一些青菜。不过,如今早已是空置着的了。
这里,虽然早已无人居住,但是,对曾祖母来说,这里,却是有着她过往回忆的地方,也是她很难忘记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