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化可是他们的本事,若是在这事上出错,还有何脸面回来啊?
【没想到王阳明那么多年的武学居然在这里开始小试牛刀。
此次席书要劝说的人名为安贵荣,理解为当地一个投靠朝廷但思想还停留在过往的势力就好。
山里的人看到的只有他们头顶的那片天,以为没有他这次苗人的动乱朝廷就平息不了,但说到底,这里就几十万人,朝廷又不是非要死杠着。m.81book.com
况且他能算计生苗,别人自然也能算计他。
至于为什么要说服安贵荣,主要是生苗他们依旧是神出鬼没,到了大明不熟悉环境还是不熟悉环境。
但行踪不定也必然存在补给不固定的缺陷,要抓人的策略同样简单,断了补给就是。
上万人总不能真生啃树皮,而安贵荣所在的地方正好是生苗补给供应链旁。】
别说是百姓,就是文人都听得有趣,要是家里没有打仗的武将长辈,谁会这么教你啊?
那会儿的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更多的都可以说是师傅领进门丢一边,教都得看师傅的心情和度量。
【席书赞同王阳明的建议,但他还有点拉不下脸,觉得代表朝廷出使自当雅量。
考虑的是没错,但只能说真是做官做得榆木脑袋了,不懂得灵活变通,这难道很困难吗?
无论是找个安贵荣信任亲近的人收买嘀咕,还是派一个‘愣头青’手下都很好解决的事情啊,又不要你亲自出面。】
席书被说教稍稍尴尬,但也觉得有些道理,天幕做事还真是挺,不拘一格的。
朱棣则是很赞同,他也感觉到,这当官当的有点太端着了,天幕那种不要脸的做法就很适合啊。
林书收敛笑容:你说什么呢?
【王阳明秉持着帮人帮到底的想法,干脆叫席书明修栈道,他亲自出马暗度陈仓。
是不是以为他要亲自去劝说安贵荣?
那没这个必要,巧合的是啊,安贵荣的小公子在书院读书,这不就好办多了嘛。
王阳明亲自在信中言明厉害,私人信件嘛,说话自然就不用那么讲究官方,加上安贵荣这个人说到底就是在利益和道义之间摇摆,有劝说的余地。
如果碰上那切切实实的反骨仔,那还是来硬的吧。
没了补给加上安贵荣没有磨洋工,苗乱很快被平息了。】
【文能生乱,也能造福。
王阳明身上大家能感受得到,他并不是一个端着高高在上的官员,悟道后更是如此。
此次军工加上过往一年多时间里写的三篇好文章,都被带到了北京。
其实说起来三年一任,也到了他的调动时间,年底吏部的调令就到了,叫他去江西省庐陵县做知县。
他要离开龙场了。】
从生死逃离?悟道?离开,别说是王阳明,就是瞧着他这一路走来的众人都有些感慨。
不过更多的是高兴,只觉得他不该被困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