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四年四月,靖难之役最大的决战在灵璧展开。
灵璧决战又是从抢夺一座桥开始,北军在淮河上架设浮桥过淝水,守桥的三人都是北军的骁将:陈文,王真,李斌。相当于三个突击团。
第二天,南军发起大规模的进攻,淝水南岸是将近十余里宽的步兵大阵一步步向前紧逼,淝水北岸是平安率领蒙古骑兵直扑朱棣中军。
南军正在组织渡河,直接被扰乱,全线混乱,南岸抵御的陈文更是直接被踏平,当场被杀,北岸的陈真不敌平安的蒙古骑兵,自刎而死。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朱棣自己的情况好不到哪里去,还是手下人拼命才把人救出来,但浮桥已经被南军夺走。
士气一下子被打击,过几天朱棣按耐不住,想要渡兵而南,绕出其后歼灭南军主力,本来平安等人都没发现,可偏偏遇到支援的大舅子徐辉祖,被打得灰头土脸。
李斌也战死沙场,短短几日,三个突击团的将领全部战死,北军士兵的心直接崩盘了,加上到了四月份开始进入雨季,北军士兵纷纷请求归家。】
出师不利啊。
每次听到燕王打仗他们的心脏都觉得被勾得不行,反正就是不能好好的打完一场,一定要充满着曲折才刺激,就是对他们不太友好。
本来以为听这些不用准备救心丸,但现在看来,还是得备着。
其他将领则是光棍许多,主要是研究朱棣的战场给他们的参考性,至于胜败?
只能说,和他们无关。
【朱棣现在面临的问题,撤回还是继续深入?
其实不单单是士兵,就是将领都被打击到了,不愿意渡河的占据多数,朱棣手底下的大将朱能站出来,“诸君勉矣!汉高十战而九不胜,卒有天下,岂可有退心!”
拼了!】
刘邦:这个后生说话乃公就不爱听啦。
吕雉就在他身边,两人现在也不装了,算是暂时达成同盟,毫不客气的嗤笑。
【其实北军没有选择的余地了,这会儿撤退,不过是早死晚死的区别而已。
但咱们Judy到底是有皇帝命,这会儿发生两件影响大局的事。
第一是击败辽东军和山东军的朱高煦带着军队来支援他爹了,朱高煦打仗嘎嘎猛;第二则是朱棣他大舅哥又被调回去了。
能理解啊,毕竟是大舅哥,哪怕把朱棣打得灰头土脸,但人家该防备还是得防备。
不过还有一个原因,建文帝可能觉得南北局势已经定了,加上粮草准备的时间不是那么充足,还是先把禁军撤回来吧。】
一群人都没想到如此发展,你这要用人就别反复撤啊。
而且,什么叫做南北局势定了?
人家都要有决一死战的心,你这边倒是率先放宽心了,这是要扑你的京都欸,不把人彻底打死,能放下心吗?
什么叫做占据优势就减少己方的兵力?
没有这个打仗逻辑的啊。
众人嘀嘀咕咕,怪不得能和李景隆心心相惜,你们都是一类人啊。
【长期对峙下去,南军其实也不利,因为他们的运粮道有问题,何福便撤出淝水军阵,盛庸那边也知晓前线缺粮,派何福、平安五万人马运粮。
只能说,咱们Judy打运粮道还挺有一手,立马明白这批运粮的重要性。
两军在灵璧以南遭遇,朱棣故意用骑兵张开两侧进攻,平安误以为朱棣还是想用骑兵从两翼突破,也调动己方的骑兵,直冲北军的骑兵而来。
但是,朱棣这次换打法了,带着三千营的骑兵冲着北军的中央冲阵,活生生把北军截成两段。】
【灵璧固守的何福得知消息自然得支援啊,这批粮没了真就是玩完,朱棣派他的儿子朱高煦埋伏,大破何福。
战场啊,真就是瞬息万变,这一仗下来,南军损失多少人马都好说,可锱重粮草都被北军截了才是大问题。
何福认为没有粮草,灵璧没法久留,只能先弃了此地。
唉,只想说人背时别怪天。】
嗯?
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