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军因为有南阳王府支撑军费,这道朝廷来的公文几乎没翻出水花。其余陆续接到公文的各地驻军却炸了锅。
三成军费,绝不是个小数字。每年军费从兵部拨下来,自动就少了两成。这算是兵部截余,也是惯例了。剩下的八成到了军营,驻军统领留两成,其余大小武将再瓜分个两成。最终能到士兵手中的军饷,也就是四成左右。 现在朝廷一下子缩减三成军费,上上下下都得少拿银子。谁愿意将嘴里的肥肉往外吐? 各州驻军纷纷上奏折,大吐苦水,索要军费。一时间,堆积在昭和殿御案上的奏折如山。 王丞相倒是沉得住气,主动去觐见太康帝:“无论如何,要先保住边军安宁。内忧可以慢慢解决,外患一定要拦在边关。臣这就让兵部再下一道公文给所有驻军,今年减的三成军费,等日后年景好了国库充盈了,就给他们都补上。” 太康帝点点头,声音低沉虚弱:“太子年少,不通国事,还请丞相多多费心。” 王丞相肃容拱手:“请皇上放心,老臣一定会尽力辅佐太子殿下,绝不容任何一处出乱子。” 太康帝目中闪过欣慰,低声道:“满朝文武,宫中内外,朕最信得过的就是丞相。有丞相在,这大梁朝堂就安稳得很。” 王丞相是三朝老臣,门生遍布朝野,势力庞大。这几年若不是有太后党制衡,朝中早就成了王丞相的天下。 之前太康帝为了平衡朝堂,暗暗扶持安国公一派。如今病倒不起,就不能再纵容两党相争了。 皇权要平稳过渡,朝堂要安稳,就得先稳住王丞相。所以,太康帝对王丞相处处优容。明知左大将军索要军费是趁火打劫,也忍了这口闷气。 王丞相一脸慨然,对着天子表了一通忠心。转头退出去的时候,嘴角得意地扬了一扬。 太康帝下了圣旨,兵部尚书安国公不得不捏着鼻子照做。这一道公文一下,众驻军自然要将安国公骂个狗血淋头。 倒霉的安国公,在朝中焦头烂额,进了后宫又要被郑太后迁怒责骂,可谓到处受气。 此消彼长,王丞相在朝中气焰愈盛。百官们争相逢迎示好。 王四公子在太子身边行走,也格外受器重。 太康七年冬,在一片混乱动荡中悄然到来。这一日,朝廷又接到了一封加急奏折。 “父皇!大事不妙!” 面色惨淡的太子殿下几乎是冲进了天子寝室。 憔悴消瘦了许多的李贵妃,正为太康帝按揉麻木无力的腿脚。听到太子急促慌乱的呼喊,李贵妃皱了皱眉头,抬眼看去:“什么事这般大呼小叫?你是太子,要有一国储君的气度!” 太子心急如焚,哪里还顾得上什么气度,将手中的奏折递到龙榻边:“父皇,平州反了!” 什么? 太康帝一惊,不知哪来的力气,竟支起了半边龙体:“平州为何会反?” 太子面色难看,咬牙切齿地说道:“平州驻军统领扣留军费,三个月没发军饷。士兵们在军营里哗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