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加莉娜惊讶的下巴都差点掉了,她结结巴巴的说:打野战厨房?袭击野战厨房,这算什么鬼重要目标?
张思然笑眯眯的说:对呀,就袭击野战厨房,你瞧我们吃得这么差,黑列巴里面都掺合了锯末面,我们今天晚上去吃德国大餐。
加莉娜要维护张思然的权威,就悻悻的说道:你是第333星星侦察队的队长,你的话就是命令,我们肯定要执行的。
张思然环顾了一下四周队员的脸色,只有库里克大士在微微点头,表示对他这个命令的赞同,而屠刀中士和岩石下士都是面无表情,一副你说怎么办,我们就怎么办的样子,而大熊和针头大婶都是面露茫然之色,张思然就决定解释一下为什么要去袭击野战厨房。
他说到:“袭击野战厨房的意义,还是我们从1939—1940年的苏芬冬季战争学到的,在梁赞空降兵学院,教官们专门讲了红军野战厨房被芬兰人袭击后,又冻又饿的我军惨状。如果说苏联经历丢脸的冬季战争学到了什么的话,加强狙击战术是一个方面,注重雪地保暖和伪装是一个方面,打击薄弱但重要的敌人后方目标是一个方面,当然,也包括参考索米冲锋枪改进生产出**沙冲锋枪是一个方面。
所以,我们特殊任务系认为,渗透侦察单位袭击的目标中,价值最大的是敌军的炊事单位,一旦消灭敌军的野战厨房等炊事单位,敌军将失去热食和热水,士气会受到极大挫折,战斗效率也会大打折扣。
而且非常重要的是,这类目标往往没有任何防守,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
而对于德国人来说,他们的致命薄弱环节还有修械所,德军极其依赖维修。”
现在很多人难以理解,包括德国人后来反思时自己都难以理解,为什么要把军械和后勤搞到如此混乱的地步:德国一度同时生产着425种飞机或改进型。**集团军群在战争中期装备了151型不同的卡车,150型不同的摩托车,要储备一百万种配件。一个装甲师投入作战的时候,有96种人员输送车,111种卡车,37种摩托车。这是生产企业的噩梦,也是后勤部门的噩梦。也是军械维修部门的噩梦。
似乎他们不是为了战争在服务,而是为了满足研发者的发明欲望。
张思然继续说到:如果可以的话,攻击药品储存库和血库也很重要,损失了必需的药品后,很多伤员只会丧命,而不会复原重返战场了。
不过,对于袭击什么野战厨房,这在东方国家的军队里面,是觉得很不可思议的,尤其是中国和日本的轻步兵,当时中国的政府军和八路军新四军,口粮都是交给每一个士兵自己背在身上的,在八路军军官眼里,炊事班绝对不是一个值得袭击的目标,你就算是把八路军一个连,一个营的炊事班给袭击了,对他们的战斗几乎没有丝毫影响,但是对德军和苏军就不一样了,你给他一袋面粉,普通士兵他们也做不出来面包,而不像中国军人,给他一袋米,他自然会用一切手段把它煮熟,并装进肚子里面。
他这么一解释,加莉娜首先就明白了,敌后破袭作战,并不一定要攻击敌人的强点,或者敌人的核心部位,敌人没有吃的,不能保暖,他们的战斗力自然就大幅下降,就达到了打击敌人的目的。
2.
加莉娜就问道:安德里克我们什么时候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