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那个侍女。她早就知道那个侍女是别人安插过来准备陷害太子的。
同时,侍女在跟人接头之后,也把有人要害太子的事儿告诉了石姝瑶。所谓的巧合,不过是石姝瑶让这件事在太子面前过了明路。
让侍女按照他们的约定只认十四,也是石姝瑶的意思。
她自认自己从未曾做过对不起十三阿哥的事情,可十三反过来却用如此歹毒的方式算计他们,石姝瑶怎么肯罢手。
她不确定十三还留有什么后手,这次能不能扳倒对方,因此她才会让侍女把十四扯进来。十四跟德妃可不是什么好人,等到最后查出他是无辜的,两人一定不会放过十三阿哥。
以德妃的狠,即便日后让十三找到机会出来,也不会有好下场。
同样的,有了德妃跟十四牵制十三别想腾出手来再对付他们。
她把什么都想好了,为了能达到目的甚至还在自己跟太子身上贴了不少‘心想事成符’。
一切似乎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
十三阿哥确实留了后手。尽管石姝瑶给侍卫用了‘真言符’,禁军统领从他这条线也只挖出一个接头人。那个跟侍卫接头的人许是知道自己会暴露,都没等康熙派人去抓他,人就死在自己的房间。
线索到这里就断了。
侍女那边差不多也是这个样子,就像她说的,自己是受了十四阿哥指使。从她这条线查来查去最后查到的都是十四阿哥。
与之相比这个结果查的太过轻易,康熙反而越来越觉得十四是无辜的。
最后他把目光放在那个模仿太子的蒙古大汉身上。大汉倒是想要硬气到底,可康熙拿他整个部落作为筹码,就算他自己不想说,部落的其他人呢?
最后大汉的底细还是被他们部落的人给扒出来的。只是他这个履历太寻常,众人查了又查也没查出来到底跟哪位皇阿哥有关系。
最终,康熙也只是以谋逆罪让人诛了大汉九族。
这是康熙多年后第一次如此狠辣,那些因为他这些年仁政渐渐松散的大臣们瞬间绷紧了神经,不敢过多造次。
人是杀了,主谋到底是谁还没查出来。
石姝瑶手里举着白子,若有所思,“这个十三有点东西啊。”
坐在她对面的胤礽缓缓落下一颗黑子,轻笑:“这样才有趣不是吗?”
虽然最后没查到十三头上,可十三也没能证明自己是无辜的。甚至在太子的心里早就给他定了罪,这件事就是他干的。
石姝瑶用棋子哒哒的敲着桌面,问道:“窥视帝踪、冒充嫁祸太子可都是大事儿,你说皇阿玛会惩罚十三吗?”
不管是皇上内心还是朝中大臣,发生了这样的事儿总要有个结果,总得推个人出来做‘替死鬼’。现在最好的人选无疑是十三。
有野史记载十三阿哥就是在某次出行的时候惹怒了康熙,从此被圈禁长达十年之后。石姝瑶很好奇,会不会就是这次呢?
胤礽抬头看了她一眼,“专心下棋,想那么多做什么?就算皇阿玛最后会把十三推出来,他是皇阿哥,皇家不流行杀儿子,皇阿玛顶多也就是把他贬为庶民,或者其他。”
“但不管是什么,十三跟十四这回失宠是一定的。”以前是皇上没想过十三也会有这个心思,才会那么宠爱他。如今皇阿玛知道了,又怎么可能没有防备?
瞧瞧老四、老大跟老八他们就知道,皇阿玛出门有几次是带着他们的?
事情似乎到这里就不了了之,不管是对十三还是十四,回京途中康熙都没有处罚他们的意思。
这无疑给了其他人瞎想的机会。
直郡王不相信这件事是十三阿哥所为,比起相信是十三做的,他更愿意相信这是太子自导自演。回京之后,他让人联系部下到处散布流言:
皇太子夜探皇上营帐、私藏龙袍嫁祸兄弟。
流言传的多了,即便是假的,也有人信以为真。
于是有那自以为正义的御史开始给康熙上折子:“皇上,臣以为太子私德有亏不宜做大清的皇太子,请皇上下令废除太子另立贤能。”
此话一出,朝堂上鸦雀无声。大臣们是不敢说话,皇阿哥们是想看康熙的反应。
诚郡王下意识就想站出来给太子说话,他有跟着去塞外,具体发生了什么,他心里清楚。作为太子的好弟弟,他怎么可能容忍有人污蔑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