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莫有一刻钟,迎秋率先往外走。来到石姝瑶三人所在,她再次福身行礼给诸人请安。
“多谢太子殿下、太子妃娘娘,民女已经没事了。只是,只是不知民女能否再留一日,明日再走?”
她解释,“这些时日承蒙太子妃娘娘与白桃姑娘照顾,民女无以为报,便给娘娘与白桃姑娘绣了个荷包。现下只差最后几针了。”
她本来是想给太子妃做衣裳的,是白桃说太子妃从不穿别人做的衣裳。白桃还告诉她,宫里规矩多,如果她不了解最好不要贸然做衣裳鞋袜之类,免得无意中犯了忌讳。
迎秋又感激太子妃,最后思来想去索性绣了个荷包。
荷包用料较少,不用担心糟蹋料子。即便太子妃看不上,留着赏人也是可以的。
石姝瑶温和的笑着,“迎秋姑娘说的什么话,如今天色已晚,就算姑娘想走,我也不放心。”
皇上的意思是要把人安顿好的,现在已经是午后,半日的时间未必够安置她的。
见过人,石姝瑶就带着人回去了。却不知十三阿哥在迎秋走后犹豫良久,最后还是去了康熙的住处求见。
见到康熙十三直接跪下,拱手,“皇阿玛,儿臣想请皇阿玛给儿臣赐婚。儿臣想纳迎秋姑娘做庶福晋。”
十三如是说道。
对他这个要求康熙似乎并没有太大的意外,他只看着十三阿哥平静的问道:“理由,你应该知道满汉不通婚。再则你是皇阿哥,她与你并不般配。”
来之前十三早就想好了,“回皇阿玛,那天晚上儿臣虽然是救人心切可毕竟也算与她有了肌肤之亲,如今迎秋姑娘无依无靠儿臣觉得儿臣应该负责。”
十三指的是那晚迎秋被人从水里救上来,因衣服湿透贴身从而露出完美的曲线来。他当时有给迎秋披上外衣,还搂着人家姑娘。
在十三看来,这就是肌肤之亲。
“满汉之事儿臣觉得也很好解决,迎秋可以入汉军旗。”
汉军八旗也不是生来就是旗人,他们更多的是汉人入了旗。明面上说他们是旗人,不过是为了好听,骨子里他们仍旧汉人。
满蒙汉八旗,汉军旗是最好入的。十三阿哥觉得这对别人来说或许有些难办,在皇家根本不是事儿。
他甚至觉得,正是因为迎秋的身份问题,他都没好意思说娶,而是打算先纳为庶福晋。
在十三心里,迎秋是坚强、娇媚的海棠花,让她做庶福晋都是委屈她了。
康熙又问:“这是她的意思?”他说的自然是迎秋。
十三摇头,“不是,刚才迎秋姑娘有跟儿臣道别,她是打算离开的。只是她家中亲人全无,此去也不知该往何处。”
“儿臣是见她一个姑娘,担心她刚出虎口又落狼群,这才想纳她做妾。”
胤祥说的条理分明,康熙点下头,“朕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他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胤祥还想再说什么,看着康熙的面色,犹豫之后到底还是把话咽了下去。
待他走后,康熙扔下手里的书本,自语道:“‘皇家自古多出情种’老祖宗说的果真没错,先是太子、然后是十四,现在是十三。”
太子那头倒还好,他与太子妃成婚十多年,目前看着没什么不妥当。当年十四可真是让他大开眼界。
如今的十三虽然说话条理分明,他看得出来,什么责任,究其原因还是十三喜欢上了人家。
康熙不喜欢迎秋不是因为她的身份,而是她曾经的经历。
这倒不是康熙看不上迎秋、轻视对方,而是迎秋毕竟是专门培养出来的,他是担心迎秋的心思不纯。
十三还是太单纯了,遇上这样的心机女子,日后万一被牵着鼻子走。
他是不介意儿子有多少女人,但宠妾灭妻不行。
因为十三的事儿,康熙连书本都看不下去,晚上的膳食基本没动。
胤礽得知后带着弘曦前来,“皇阿玛,儿臣听说您今晚上没怎么动,可是御膳房做的膳食不合胃口?正好,今儿个晚上太子妃做了老鸭酸笋汤,儿臣特意给您盛了一碗。您尝尝。”
康熙心里稍微舒服了一些,他感慨:“太子妃有心了。”
“胤礽你来得正好,下午你十三弟过来,他说想纳迎秋为庶福晋,这事儿你怎么看?”
忽然间,他想要听听太子的想法。